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

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

ID:35268197

大小:13.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 _第1页
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 _第2页
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 _第3页
资源描述:

《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兵卫,不在庸人之外——《清兵卫与葫芦》主题新探对于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清兵卫与葫芦》这篇文章,配套教参在解析题旨时说:它表达了对‘大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也表达了对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语文学习》2011年第2期刊发的《天性而非天赋》一文也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粗暴扼杀孩子天性现象的一种批评;更深一层说,也传达了作者对天性、自然在世俗功利面前处境艰难、倍感孤独的忧思。文字表达上虽然略有差异,但精神内核是相同的,即都认为小说重

2、在批判父亲教员这些大人,清兵卫则完全是以一个受害的、正面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然而,如果抛却成见,细读文本,再知人论世,结合志贺直哉的生平,我们或许就会发现,其实,清兵卫也是作家要否定的人物形象。先来看看他的爱好收藏葫芦。正如上文所说,论者多认为这是出于天赋或天性,其实不然。从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爱好葫芦是当地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清兵卫的父亲喜欢葫芦,来访的客人喜欢葫芦,(尽管他们和清兵卫喜欢的葫芦类型截然不同,)大街小巷都有葫芦出售,风气之盛甚至连那位外地去的教员都感到莫名其妙。清兵卫喜欢葫芦、收藏葫芦只是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再进一步,充气量只能说他的精力更充沛、搜集更用心,比一般人的喜爱

3、程度稍稍深了一点而已。我之所以不认为清兵卫鉴赏和收藏葫芦是出于天性或天赋,主要还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他搜集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凡的东西,一些只是他觉得好而实际上未必有很高价值的东西,即使个别葫芦有点价值,对他来说也是盲目而不自知的;第二,在没有被外来教员没收葫芦以前,他的葫芦收藏史一直是浪静风平、一片坦途,父母不仅没有阻挠,(顶多是在跟客人闲聊的时候随便发一两句牢骚,)而且还允许他花钱买自己喜欢的葫芦,(那个后来被没收的葫芦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他的这种爱好是因为得到了父母无形中的支持与鼓励而逐渐加强的,至于父亲后来的责骂,与其说是他对孩子这一爱好的反对,不如说是出于对孩子不

4、好好学习,让自己在老师那里丢脸的愤怒。我们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矢志不移的信念和百折不回的勇气,便不可能在某一方面做出惊人的成就。(历史上,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限于篇幅,恕不在此赘举。)从课文的叙述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清兵卫已不自觉地初步具备了鉴赏葫芦的能力,你看他花一毛钱买的那个葫芦,不就阴差阳错地几经转手,卖了六百块吗?应该说,如果能坚定地沿着收藏葫芦的爱好走下去,时间久了,以他的钻研精神,是可以在这方面取得骄人的成就的,但是,令人惋惜的是,他缺乏的正是那种对抗压力、坚守理想的精神。不就是受了老师的一点批评和父亲的几句责骂吗?有什么呀?谁没经历过?

5、很正常嘛!然而,这外在的一点小小的挫折,竟让他打起了退堂鼓,彻底放弃了曾经钟爱的葫芦。文中有几处都流露了作者对清兵卫这种做法的不满,例如:1、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2、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清兵卫沉默了。3、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4、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

6、亲了。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清兵卫和很多平庸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惯于隐忍、服从,兴趣爱好没有长性,可以轻而易举地转移和被替代,当有了新的感兴趣的东西时,对曾经的所爱遗忘得又是那么地干净。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将来的某个时刻,他的父亲或别的什么人在绘画上再给他一点打击,那么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绘画,转而热衷别的东西去了。联系作者志贺直哉的生平,他在年轻的时候,思想主张和保守的父亲有很大的不同,干的许多事情都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如果他跟清兵卫一样,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的精神,轻易就屈服于父亲的意志,那么后来的日本文坛上也就少了一位被誉为小说之神大可以比得上鲁迅(郁达夫语)的

7、文学巨匠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兵卫其实是生活中许许多多平庸之人的一个缩影,他们也有爱好和追求,但是要么只是停留在嘴上,不愿为之付出更多切实的行动,要么由于自身或外在的原因,坚持不了多久便把它们搁置一边,另觅新欢去了。这些人不执迷于一物,能够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调整自己的兴奋点,因此,就和清兵卫一样,他们永远是快乐的,但也永远难有惊人的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