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瑛简介

陈慧瑛简介

ID:35270122

大小:16.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陈慧瑛简介 _第1页
陈慧瑛简介 _第2页
陈慧瑛简介 _第3页
资源描述:

《陈慧瑛简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慧瑛简介陈慧瑛简介我出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幽会的港口──美丽的东方明珠新加坡。我是海洋的女儿,赤道的艳阳、碧波、蕉风、椰雨,陪伴了我的童年,孕育了我热烈明媚的情思,也带给我淡淡的异国乡愁。──陈慧瑛《路漫漫我当继续求索》多雨的鹭岛5月。凤凰花才在树上绽放出一点点红色的影子,连日来的雨水把这个城市刷洗得更加清新美丽。陈慧瑛在市人大9楼的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窗外是湖景,湖水碧绿,白鹭低飞。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则面对青山绿地,心旷神怡。这就是陈慧瑛热爱的家乡,是她经过多少艰辛困苦,也依然不离不弃的心之所向。出生在岛国新加坡,工

2、作、生活在岛城厦门,笔下总不忘记大海的情怀,有人称陈慧瑛为“海的女儿”。大海的开阔包容、无畏无惧在陈慧瑛身上时时可见,这个“海的女儿”走过人生的诸多低谷,也曾在风口浪尖上振臂而呼,不论是富贵生活还是贫寒境地,抑或是职业还是身份的转换,她都从心而爱,无怨无悔。那些密密麻麻的头衔,那些令人讶异的获奖记录只是过程,几番起伏,在她身上,现在有的是大海的淡定从容和直率豁达。无悔投入文学海洋祖籍地是厦门同安丙洲的陈慧瑛出身于书香世家,她是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将军的嫡系第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

3、,经过努力与奋斗,陈家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自小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慧瑛,因为聪慧也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终于,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的富商、爱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这一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带着外祖父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陈慧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这一别

4、,她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天7夜的陈慧瑛和母亲回到了厦门。很多年以后,历经艰辛的陈慧瑛才明白,为什么外祖父要让她带着这一幅画回国,傲雪而立的梅花正是老人爱国之心的写照,也是外祖父对她的寄望。陈慧瑛把这些写进了她的文章《我的梅花魂》中,入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此文,写的正是陈慧瑛的家人以及她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回到厦门后的陈慧瑛,考取了厦门一中的高中部。1962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虽说年纪比同班同学都小,但陈慧瑛十分勤奋用功,不管严寒酷暑,每日清晨便起床读书,30门功课门门满分,这在1960

5、年到1970年间的厦大中文系,仅有过两人──一个是陈慧瑛,另一个便是她的学长、后来的著名作家刘再复。陈慧瑛爱读书写文章,16岁的她便正式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成为由鲁迅创办的厦门大学文学刊物《鼓浪》的第一个女编委。如果不是文革,那么陈慧瑛也许会走上另外一条坦途。但在那个错乱的年代,身带许多海外关系的她,自然安稳不了──她到了大学毕业还入不了团。甚至毕业时只想留在福清渔溪的军恳农场的愿望也不能实现。20岁的陈慧瑛被发配到了山西的太行山地区,先在晋东南师专任教。这所右派集中,曾是赵树理、薄一波等人母校的师专,是当地的最高学府。然而

6、,就连这样的地方因为陈慧瑛的海外关系复杂最后也拒绝了她。她再次被下放,地点是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农村,她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农民。提起这6年的农民生涯,陈慧瑛有太多感慨。住的是放羊人因为风雪或躲避狼群而临时搭建的窑洞,严冬风雪侵袭,狼群野兽时常来拱门。吃的是糠窝窝榆皮面野山姜。喝的是长满了虫子的旱井水。胃溃疡、关节炎……许多病症都有了,这哪里是一个出身富裕华侨人家的小姑娘可以忍受的?一家9人被分了6个地方,老奶奶、母亲远在七千里之外的厦门,回家探一次亲要坐上五夜六天的火车。满怀的抱负和理想化为乌有,前途茫茫,海外的亲人都劝陈

7、慧瑛出国。可陈慧瑛咬咬牙,忍受下来了,她不能放弃与背叛当初归回的祖国。她的同学说:“换成是我,早就从太行山上跳下来了。”可是陈慧瑛把青春中最美好的6年岁月留给了太行深山。“没有太行山6年的磨练,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感谢苦难!感谢太行山!”这是陈慧瑛的肺腑之言。无悔回归祖国怀抱1973年,陈慧瑛的人生终于出现了转机。厦门大学愿意调她回母校。可是阴差阳错,当时高校的调动被冻结了。接着有个机会她可以调到同安当中学老师。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如果说太行山离厦门有7000里,那同安离厦门也不过70里地吧,更何况同安本是她的祖籍地。可就是这

8、样的调动也是艰难的,山西不放人,最后是十几个在当地的厦门大学的学长联合打了报告,担保陈慧瑛,她才能调回福建。在同安的教育部门,陈慧瑛也度过了6年的岁月。她工作尽职尽责,被许多单位借用过。她还在组织的安排下成了家,和丈夫始终相濡以沫。她抱着感恩的心,没有回母校读研究生,也婉辞了母校的几次调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