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

ID:35298771

大小:8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3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_第1页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_第2页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_第3页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_第4页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2012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汇总张老师一、word单元要求:(1) 掌握文本的编辑、修改及修饰等基本操作方法,能在实践中应用。(2) 掌握页面设置的方法。(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眉、页脚及上下左右页边距)(3) 掌握将图形、图片、艺术字与文本进行图文混排。(4) 掌握利用分栏、文本框、表格布局页面。【综合练习及操作提示】(1)打开文件test.doc;(2)将标题设置为黑体、小二号字、居中、加下划线(或着重号);(或者:24磅空心艺术字);(提示:使用“格式工具栏”的相关按钮,或者“格式”

2、“字体”对话框;工具栏如果被关闭,从“视图”

3、“工具栏”中勾选“格式”

4、)。(3)将正文设为宋体(或者:仿宋/楷体/华文行楷)、12磅,并加粗;(4)将正文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1.5倍(或行距18磅);段前间距为1行;(提示:“格式”

5、“段落”,首行缩进在“特殊格式”下拉菜单中,区别于左缩进)。(5)将正文中的“成都”替换为“chengdu”;(提示:先选择范围“正文”;“全部替换”后,不再“查找其他地方”;否则,标题就被替换了。)(6)将正文第一自然段设置为两栏格式;(操作提示:“格式”

6、“分栏”)。(7)添加页眉:“成都大学”,居中;添加页脚:页码,右对齐;(提示:“视图”

7、“页眉和页脚”;完成页眉后,从工具栏中切换到页

8、脚)。(8)将纸张大小设为:B5(或者:16开),上、下页边距设置为3厘米,左、右边距设置为2厘米;(提示:全选,“文件”

9、“页面设置”)。(9)在文稿中插入cddx.jpg(或者:横排文本框,输入文字“热烈祝贺”,或者5×4的表格),设置图片版式为“四周型”,并将图片移动到你认为美观的位置;(提示:文本框:“插入”

10、“文本框”

11、“横排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用鼠标拖出一个矩形框)。(10)交换最后两段的位置。二、Excel单元要求:(1) 了解电子表格的主要特点及功能。(2) 会根据一组数据制作出合理的电子表格。(规划、数据输入、修改、自动填充)(3) 掌

12、握对工作表、单元格的调整、设置与修饰。(4) 掌握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概念,并利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完成相应计算。老师注释:相对引用(如A5)—绝对引用(如$A$5)4区别在于:公式、函数运算时,单元格地址是否自动变化。(5) 掌握用公式、函数(AVERAGE、SUM)进行统计计算、对数据按一定条件进行排序。【EXCEL综合练习及操作提示】(1)打开文件test.xls;(2)将标题“班级成绩表”在A1:K1单元格区域中合并居中,并设为粗体;(提示:使用“格式工具栏”的“合并及居中”按钮)。(3)将每个学生的考号补充完整(考号前七位一样,后四位为顺序号);(提示

13、:选中两个以上的单元格,使用填充柄完成)。(4)在学生“魏巍”的数据前插入一行,输入你的学号、姓名,各科成绩皆为90分;(提示:选中该行,“右键”

14、“插入”)。(5)将A2:K58单元格区域加上表格边框线和浅青绿底纹;(6)设置1到58行的行高13磅,或者最合适的行高;(7)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结果保留整数)和平均分(结果保留2位小数);(方法:“插入”

15、“函数”

16、求和sum,求平均Average……,用填充柄完成其余同学);(8)以这样的标准计算折合总分(结果保留整数):语文、数学、英语各记100%,物理、化学各记50%;(提示:公式运算先输“=”,引用单元

17、格地址创建);(9)将学生的成绩按总分降序排序,并按总分标出每位学生的名次;(提示:每个同学的记录要选择完整,“数据”

18、“排序”)。(10)以总分最高的前10名同学的“姓名”和“总分”制作柱形统计图,放在数据右边。(提示:使用ctrl复选数据范围)。一、基础知识单元1.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2.信息在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形式表达。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3.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4.计算机发展

19、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5.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按时间顺序为:(1)电子管(2)晶体管(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所用)。6.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速度每秒5000次加法。7.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超强记忆力、逻辑判断力;(4)实现自动控制;(5)可靠性高。8.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分类:(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工智能。(要求能分类;比如:计算卫星轨迹、天气预报属于科学计算

20、;学生成绩管理、预订机票属于数据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