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首都北京

祖国的首都北京

ID:35320753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1页
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2页
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3页
资源描述:

《祖国的首都北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祖国的首都——北京湖北省通城县北港中学胡正甫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并简要评价北京地理位置;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学习和掌握省级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北京的各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培养读图分析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确首都北京的地位,增强对祖国首都的热爱情感和人类协调观念。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首都北京并不陌生,甚至有部

2、分同学去过北京,但从地理角度的去观察北京却是全新的一次尝试。他们具备一定区域地理学习的经验,但是没有省级行政区域的学习经验。如何在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能主动探究才是重点,如何融合爱国情感教育是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的城市职能。【教学难点】评价北京的地理自然环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北京景观+歌曲《北京欢迎你》欣赏。教师:面对优美的旋律,迷人的城市,热忱的邀请,小龙决定暑假来一场首都旅行。他现在就着手制定一份《北京旅游攻略》。亲,你可要帮帮他哟!(设计意图: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3、,切入教学主题,创设北京旅游情境。)二、探究新知(一)北京在哪里?活动一: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1.小龙百度到了图1《全国政区图》和图2《北京的地形图》。读图完成:北京地理位置:位于°N、°E,位于四大区域中的地区、位于平原的西北角,北依山,西据山脉,东南与市相邻,距离海较近。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展示,小组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设计意图:创设子情境1:北京在哪里?完成北京地理位置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学会描述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3(二)北京如何去?活动二:探究北京的气候类

4、型及其特点。2.穿什么衣服去?需带雨伞去吗?这与哪些地理要素相关?小龙百度到了图3《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1)北京夏季,冬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季;北京属于气候。(2)穿什么衣服去?需带雨伞去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谈结论展思维,其他学生作评价。(设计意图:创设子情境2:旅行的穿戴。完成北京气候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懂得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力。)3.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小龙百度到了图4《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学生找出目的地北京和家乡湖北省-通城县,找出通城—北京途径的

5、主要省区。教师补充通城—北京的距离。学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教师点评。(图片:高铁行驶图)拓展:“京”字头的铁路干线有哪些?图5《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设计意图:创设子情境3:选择交通方式。完整旅游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家乡通城至首都北京的地理联系和情感联系,增强学生对北京铁路枢纽地位的认识。)(三)北京看什么?过渡:小龙在北京开开心心玩了一周,见识了首都的风采。他拍了许多图片,还制作了微视频,分享给大家。但请大家帮他从地理的视角,破译北京这些图片和微视

6、频背后隐藏的地理密码。4.看城市职能(1)政治中心: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政治代表性景观,体现了北京的什么城市职能?教师补充: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习近平主席在天安门观礼阅兵式;每年3月,两会共商国是等相关资料。(2)文化中心:学生认识北大、清华,教师激励学生的北大清华梦。(3)国际交往中心:美国驻华大使馆、2014年APEC会议、歌手好弟等体现了北京的什么城市职能?(设计意图:创设子情境4:图说职能。让学生从图片和事件等感性方面加强对北京城市职能的理解;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圆北大清华梦的情感。)5.

7、看古都历史过渡: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活动三:探究北京成为古都的地理原因。观看微视频《帝都风采》,读图6《北京古今城区的地理位置示意》,探究北京成为古都的地理原因。(提示:从地形、河流、交通三方面分析。)学生分组,分别从地形、河流、交通角度探究北京成为古都的地理原因。(设计意图:创设子情境5:微解帝都风采。运用微课学习帝都历史;运用地图开展活动探究,完成北京的地形地势、交通河流等自然环境的教学;培养学生论证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

8、)3活动四:探究北京古城址变迁的空间规律及其与水源的关系。动画演示北京古城址变迁,教师描述变迁特点。思考:北京古城址变迁的地理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探究,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提升:水,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逐水源而居。水源是一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北京城,人口达到了两千多万,水资源短缺。南水北调工程,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向北京供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的短缺。(设计意图:创设子情境6:图解古城变迁。运用动画,了解北京旧城城址变迁规律,懂得城市发展与水源的关系,从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