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

ID:35339506

大小:62.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3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_第1页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_第2页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_第3页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_第4页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数学试卷以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全等三角形》为例,编制一套综合测试卷。一、了解全章的内容1、从书目了解整章内容:图案设计、全等三解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作三角形。2、从每一节了解知识点,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旋转要求了解旋转中心、旋转角及旋转的两条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定理:SAS、ASA、AAS>SSS;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HL),关于角平分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尺规作图,如何确定三角形。二、试卷的编制数学试卷一般时间安排为在90J20分钟,分值120分,可以编制24-26T,主要

2、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其中填空题、选择题16-18T,每题3分,共48-54分,解答题66・72分。而解答题应涉及计算,证明或阅读理解或知识探究,知识应以基础为主,既要涉及所学知识的原型,又要求知识的应用,且尽可能覆盖所学全部知识。下面就试卷的编制点评知识点。1、关于角平分线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及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推断出ZA0B=90°+1/2ZCo例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亦可改为:RtAABC中,BA=AC,ZA=90°,BD平分ZABC交于AC于D,已知BC=10cm,求ZkDCE的周长,或已知ZkDCE的周长,求B

3、C的长。2、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3,若厶ABC^ADEF,AABC的周长为100cm,A、B两点分别与D、E两点对应,已知DE=30cm,DF=25cm,则BC的长为cm。点评: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SSA”不能证全等,从已知可知AB=AC及上A=ZA,所添加的条件只能是角或夹NA的边,因此,选项为D。例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已知两边找第三个条件,只能是第三边或已知两边的夹角,ZC=ZE或AB二DF或AD二BF例6点评:连AC,可通过“SSS”证△ABC竺△ADC,得ZB=ZD或可连BD,利用“等边对角”由BC=DC得ZCBD=ZC

4、DB,由AB=AD得ZABD=ZADB•••ZCBD+ZABD=ZCDB+ZADB,即ZABC=ZADC例7点评:要证AD平分ZBAC,即ZBAO=ZCAO,学生自然想到证ZiBOA^ACOA,误解为由AB二AC,Z1=Z2,OA=OA得厶ABO^ACAO正解:应先证OB=OC连BCVAB=AC又VZ1=Z2即ZOBC=ZOCB再由OA=OAOB=OCAB=ACZ1=Z2AABO^ACAOAZABC=ZACB•••ZABC-Z2=ZACB-Z1•••OB=OCAB=AC(SSS)或OB=OC(SAS)证3、关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8在RtAABC中,ZA、ZB、ZC的

5、对边分别是a则满足下列条件但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ZA=ZB-ZCB、ZA:ZB:ZC=1:1:2C、a:b:c=4:5:6D、a2-c2=b2点评:由角识别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对学生来说不难,而由边识别直角三角形,只能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选项为C。例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中,若有一个角为30°,则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另外利用平移的知识,地毯的长实质为(BC+AC)的长。例10在RtAABC中,ZC=90°,若BC=2,AB=4,则Z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o例11

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由已知可得AE=DE=1/2BC例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RtACFD与RtABED全等,从而得BD=DC,得出AD为AABC的中线。例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由BC=AE,AD=AC可午RtAABC^RtAAED从而ZCAB二ZDAEAAD#BC4、关于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例1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7,25,24C、7,12,15D、10,7,5点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例15两根木棒,长分别为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直

7、角三角形木架,则第三根木棒应为emo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应分两种情况:以50cm或以第三边为斜边。例16小红要求AABC最长边的高,测得AB=80cm,AC=6cm,BC=10cm,则可知最长边上的高为cm。点评:此题考查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ABC为RtA,再由面积法求最长边上的高。例17玲玲和卉卉分别从学校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玲玲和卉卉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玲玲用15分钟到家,卉卉用20分钟到家,玲玲和卉卉家的距离为米。点评:此题主要由“学校、玲玲家.卉卉家三个地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值。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