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

ID:35345074

大小:89.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3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_第1页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_第2页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_第3页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_第4页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汇初三(上)期中考(2015)(有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文汇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2分)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3)题。(6分,每小题2分)“都说国很人,其实一个家”,“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中国人精神气脉中(涌动/踊动)着授本真的“家国悄怀”。家,是社会的细胞,是小的“国”,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总和、家的根本,是家的旌旗、家的灵魂,是家的护卫长城——(捍卫/悍卫)着家的尊严,①,②°家,是一种神奇的磁体,离开越是久远,磁性越是强大。家,是幸福的港湾,对于守着家的人来说,家是个③的字眼;家,是热切的期盼,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家是个④的字眼。对于国内的人来

2、说,国,是个尊荣的称号;对于身处并国的人来说,国,就是口己的娘■亲!(1)(2)B.涌动捍卫D.涌动捍卫(A.①维系着家的完整②彰显着家的荣光③滚烫④温馨B.①影显着家的荣光②维系着家的完整③温馨④滚烫C.①维系着家的完整②彰显着家的荣光③温馨④滚烫D.①彰显着家的荣光②维系着家的完整③滚烫④温馨身处(chti)身处(chti)C)选择括号屮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踊动悍卫身处(chu)C.踊动悍卫身处(chu)横线I:依次应填入的如语和词语」E确的一项是(3)家庭是人生的笫-•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口古就有重视家教的优良传统,下列成语都出自吉

3、人级舉敗事的一项是(A)耳濡冃染画荻教了D)(2分)D.云矍花黄A.精忠报国断杼择邻B.悬梁刺股C.寸草春晖班门弄斧D.闻鸡起舞2.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峨冠博带3.为了更加了解小令、屮调、长调在字数上的相关规定,燕燕依照语文老师的推荐,到图书馆借阅《草堂诗余》这本书来当参考。请问燕燕应该往哪一类的书架上去找,才能找到这本书?(B)(2分)C.曲D.新诗A.近体诗B..词4.对下面文段屮有关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2分)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口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

4、,更富于色彩。你不觉得它像一个乡村美人么?乍得了远亲姨祖母的百饰箱,遂犬真地在人前尽量炫弄了。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间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亮闪闪地耀着你的眼。秋天是豪华的,慷慨的,它给予人们的唯恐不多不够,它献出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说春天像一个恋人,秋天不是更像一个母亲么?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衣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的特点。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子。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

5、满累累硕果的特点。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唯恐不多不够。2.某班同学为校内“紧急疏散示意图”写的安全提示语,其屮表达正确的一项是(C)(2分)A.倘若一旦发牛紧急情况,不要惊慌,不可拥挤,防止踩踏事故。B.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要乱跑,不可拥挤,以防踩踏事故不再发生。C.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惊慌,不能拥挤,防止发生踩踏事故。D.发生紧急情况,切忌不要惊慌,不要拥挤,避免踩踏事故。3.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明代“四大才子”Z—。相传有一次,他去拜访朋友。朋友请他留一幅字。他当即泼墨,写下“明H逢春好不

6、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刖友读完,人为生气。祝枝山一笑,说:“不必牛气,你念错了。”于是大声地念了一遍,朋友转怒为喜。朋友和祝枝山都是怎么读的?请为这旬话分别加上标点。(2分)朋友读:明FI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祝枝山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4.默写。(6分)许多经典的诗词中,熔铸着诗人们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他们或是抒发着门己家、国不能燕然未勒归无讨两全的沉重心情,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1)或是身处逆境,也总是想彖着口己在为国家参加的战斗,在战场上激烈搏杀,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的:马作的卢飞快,(

7、2)弓如霹雳弦惊。而当他,站在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京口时,触景主情,想到年轻有为就“处断东南”的孙权是何等的英雄!于是,辛弃疾借曹操的语言,赞叹道:(3)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话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发出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或是表达自己为强国强兵,与全城百姓一起进行准军事演习(出猎),为了答谢全城军民的踊跃支持和深情厚意,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到:为报倾城随太守,(4)亲射虎,看孙郎。当然,诗人们的心境是随着家国的兴衰而变化着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早年李清照快乐游玩时的勾勒,这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