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制度辨证

政事堂制度辨证

ID:35354415

大小:87.3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3

政事堂制度辨证_第1页
政事堂制度辨证_第2页
政事堂制度辨证_第3页
政事堂制度辨证_第4页
政事堂制度辨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事堂制度辨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事堂制度辨證2014-05-1210:33:12《中國史研究》王超唐代中央機構實行三省六部體制,中書主出令,門下掌封駁,尚書主奉行(註:見《困學紀聞》卷一三《三省遞重Z由》註引王鑒《震澤長語》上。),這是人所熟知的。但是,作為唐代中央最高權力機構的政事堂,卻很少為人所知,至今並沒有被完全正確地認識。究其根源,早在唐代曾經做過宰相,又是研究唐制的專家杜佑,對於當時國家機構之紊亂,即已感到“繁而難理”(註:《舊唐書•杜佑傳》。)To後世學者,既震於杜氏《通典》Z權威,復限於《六典》、《兩誌》(註:《通典•職官典》、《大唐六典》、《舊唐書•職官誌》與《新唐書•百官誌》詳載唐一代國家機構的組織,唯獨

2、於政事堂制度的記載極為簡略。)所載政事堂制度之簡略,於是延誤千載,含糊不確之論,時有所見。一九七九年版新《辭海》“政事堂”條,是這樣解釋的:“政事堂唐宋時宰相的總辦公處。唐初始有此名,設在門下省,後遷到中書省。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稱中書門下,因宰相名義上即為中書門下省長官Z故,下設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註:見新《辭海》縮印本,一九七九年版一四六六頁《政事堂》條。)這是把唐代中央最高權力機構政事堂,僅僅看作是“宰相的總辦公處”,把國家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看作是宰相開會辦公的場所,其謬誤亦人矣!《中國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載有《唐朝政事堂制度初探》(以下簡稱《初探》)一文,是

3、多年來專論政事堂制度所僅見的一篇文字,讀後頗冇啟發。但《初探》一文,對於政事堂制度一些根本問題,如:政事堂創始的時間,政事堂制度的形成,這個制度的基本內容,即政事堂的職權、組織、參加會議的人員及會議主持者、權力憑證,政事堂的性質,政事堂制度產生的政治歷史背景,等等,也還沒冇探索清藐。為此,筆者不揣淺陋,撰文考辨,以就教於方家通人。關於政事堂創始的的時間,歷來說法紛紜,莫衷一是。具冇代表性的記載冇兩種:一是唐代人李華寫的《中書政事堂記》,認為政事堂始於唐高祖武德年間;二是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含含糊糊地說是“其後又置政事堂”,推英事當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註:《文獻通考》卷五O《職官考》四《門下

4、省》筆者於一九八O年曾撰文《三省制度考略》(註:王超《三省制度考略》,載《學術月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那時我對政事堂創始的時間,同意《文獻通考》的看法,認為是在貞觀年間。根據就是《通考》的一段記載:“其後又置政事堂,蓋以屮書岀詔令,門下掌封駁,日冇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事堂議定,然後奏聞。”(註:《文獻通考》卷五O《職官考》四。)查《貞觀政要》和《資治通鑒•唐紀》(註:見《貞觀政要》卷一《政體》第二。《資治通乘》卷一九二《唐紀•貞觀元年》。),這是唐太宗貞觀元年的事。近兩年來,筆者看法冇所改變,認為政事堂創始的時間,應該向前推,至少要推到唐高祖武德年間。理由冇以下四點:笫一,李華《

5、中書政事堂記》雲:“政事堂者,自武德以來,常於門下省議事,即以議事之所,謂之政事堂。故長孫無忌起復授司空,房玄齡起復授左仆射,魏征授太子太師,皆知門下省事。”(註:《全唐文》卷三一六,清光緒辛醜年廣雅書局刊本第六四冊。)這段記述,點明了三個事實:(-)“口武德以來”已有政事堂。“自武德以來”,當然是指“自武德年間”以來,而不能理解為割去“武德年間”的“武德以後”(註:姚澄宇《唐朝政事堂制度初探》,見《中國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這是顯而易見的。(二)口武德以來,宰相已“常於門下省議事”。既是已“常於”,就可以肯定不是什麽新制度;既不是新制度,當然就不會是“武徳以後”才有政事堂。(三)自北

6、朝以來,門下省地位特重,“詔旨之行,一由門下”(註:《魏書》卷二一上《高陽王雍傳》。另見《初學記》卷一二《侍中》第一。)。因有宰相“常於門下省議事”的慣例,“故長孫無忌”,就是說,“所以”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三大臣“皆知門下省事”。這裏是無論如何得不出因為三大臣“皆知門下省事”,才冇政事堂的結論來的(註:姚澄宇《唐朝政事堂制度初探》,見《中國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其次,《資治通鑒》雲:“故事,宰相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故長孫無忌為司空,房玄齡為仆射,魏征為太子太師,皆知門下省事。及裴炎遷中書令,始遷政事堂於中書省。”(註:《資治通鑒》卷二O三《唐紀》一九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既成“故事

7、”,表明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國務活動屮的一種習慣法。所以,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故事”與“制度”往往是同義語。因為有此約定俗成的習慣法,故長孫無忌等三大臣才“皆知凹下省事”。因此,無論從國務活動的常規制度看,還是純從語法結構去分析,都說明政事堂之設立早在貞觀之前,而不可能是在長孫無忌等三大臣“皆知門下省事”的同時(註:《唐會要》卷五一《中書令》條,即把長孫無忌等三大臣“皆知門下省事”作為小註附在“謂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