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

ID:35370020

大小:187.0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3-24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_第1页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_第2页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_第3页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_第4页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对近期城市建设的指导与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的要求,以区域协调、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原则,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对城市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与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共同承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规划指导思想(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实施“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发展策略,贯彻全面建设和谐小

2、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坚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规划思想,遵循城市规划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与国土规划等有机协调的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3)坚持规划公众参与的思想,遵循规划为城市整体利益、公众利益服务调控的原则。(4)充分结合城市的土地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注重节地、节水、节能,构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5)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建立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的实施方案和操作体系,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协调、全面发展。(6)

3、坚持城市产业与空间拓展有机结合的思想,通过城市空间的战略拓展与整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6)《关于抓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4、建规[2005]142号)(7)《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8)《邕宁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9)《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纲要》(10)《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重点内容(1)总结“十五”期间城市发展成就与问题,对总体规划和上版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实事求是分析和检讨总体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2)结合城市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深入分析城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合理预测城市发展趋势。调整和完善城市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强化自身职

5、能,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带动区域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3)强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有机协调,保护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进行发展的现实选择与引导,实现南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4)确定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城镇群体和特色突出的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5)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并对城市总体目标进行时空分解,形成近期若干具体建设目标,制定目标导向下的近期建设行动计划,并制定政策措施和建议作为规划实施的保障。(6)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7)适度

6、超前建设现代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投入力度,建设现代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能力。(8)塑造城市品牌,强化城市形象,提升南宁中心城市的地位。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构筑都市特色景观体系,建设中国绿城;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脉资源,加强历史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中心城市鲜明形象和地位。规划范围本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对第一层次范围重在提出近期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意见。第一层次规划地域范围为南宁市域行政辖区6县6区范围,总面积约22112平方公里。第二层次

7、规划范围即中心城区范围,为本次近期建设规划重点规划控制范围,主要包括外环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外环高速公路以外的仙葫片区、邕宁片区以及良庆片区的平乐组团,其中近期规划建成区范围总面积约216平方公里。规划期限本次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2006—2010年。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与空间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第二章市域空间布局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方针(1)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

8、,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2)在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城镇的同时,要加强各县城、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各县域的中心;对一般城镇,农村居民点等建设要加强指导,发挥城镇示范效应。(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化的进程,改善农村市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