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ID:35385800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_第1页
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_第2页
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_第3页
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四)四、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1、经济发展是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城镇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在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小城镇工业发展存在问题很多,突出的主要问题是:(1)企业多点分布,造成小城镇工业布局十分分散,用地比重过大,功能分区混乱,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很差。(2)产业结构层次普遍较低,越来越多的高能耗、重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夕阳工业”转移到一些小城镇,污染严重。(3)企业规模小又过于分散布局,沿道路带状布置现象较多,造成基础设施很难布局,企业规模效益差,治污能力弱。(4)缺乏或不注重

2、形成特色产业。2、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技术指标体系相关标准(1)小城镇工业园区用地构成中,各项用地面积和所占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小城镇工业园区用地平衡表的格式应符合表16要求,参与工业园区用地平衡的用地应为构成工业园区用地的五项用地,其他用地不参与平衡。②工业园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7的规定。表16小城镇工业园区用地平衡表项目面积(公顷)所占比例(%)人均面积(m2/人)工业园区用地(M)△100▲1.工业建筑用地▲▲▲2.工业仓储用地▲▲▲3.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道路用地▲▲▲5.公共绿地▲▲▲其他用地(E)△——工业园区规划总用地△——注:“▲”

3、为参与工业园区用地平衡的项目;“△”为不参与工业园区用地平衡的项目。表17小城镇工业园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工业建筑工业仓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工业区用地占工业园区用地比例(%)50~555~815~2210~158~20100(2)工业园区用地规模宜按照表18规定,结合小城镇实际需要确定。表18小城镇工业园区用地规模小城镇类型、等级综合型工业型、工矿型县城镇中心镇一般镇用地规模(km2)1~2.50.8~20.5~1.2工业用地占镇规划建设用地比例可大于25%,但不宜超过35%备注1.县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占规划建设用地比例宜按20%~25%考虑;2.工贸型小

4、城镇应结合工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比较工业型小城镇考虑;3.旅游型小城镇原则上不考虑工业园区用地。(3)工业园区人口规模,应按工业园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工业就业岗位比例确定。(4)工业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工业设计有关标准的要求。(5)小城镇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工业建筑净密度、工业建筑面积净密度最大控制值宜不超过表19、表20的规定。表19小城镇标准厂房类工业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Ⅵ、ⅦⅢ、ⅤⅣ标准厂房0.300.350.38表20小城镇标准厂房类工业建筑面积净密度最大控制值(104m2/hm2)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Ⅵ、ⅦⅢ、ⅤⅣ标准厂房0.91.051.15(6

5、)工业园区区内道路等级宜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道、厂房引道和人行道。主干道为连接区内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或交通量大的全区性主要道路;次干道为连接区内次要出入口的道路或园区内厂房、仓库之间交通运输较多的道路;支道为区内车辆和行人较少的道路以及消防道路;厂房引道为厂房、仓库等出入口与主次干道或支道相连接的道路;人行道为行人通行的道路。(7)小城镇工业园区内道路面宽度宜符合表21规定。表21小城镇工业园区区内道路面宽度(m)园区规模大型中型小型主干道7.0~6.0(14~10)7.0~6.0(11~10)6.0~4.5次干道7.0~4.5(14~8/5)6.0~4.5(10~8.5)6.0~3.

6、5支道4.5~3.0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为含(3.5~2m)人行道时路面宽度。2.园区用地<1km2为小型规模,1~1.5km2为中型规模,>1.5km2为大型规模。(8)小城镇工业园区的绿化隔离带宽度应根据工业园区的工业性质、布局、周边邻区的用地性质及其对邻区的工业防护要求,按相关标准确定。产生有害气体等污染工业的防护林带应不少于50m宽。(9)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应符合二级以上标准。有较严重污染独立布局的工业型、工矿型小城镇的工业区,可考虑执行三级标准。3、工业园区用地分类、用地规模及主要控制指标(1)小城镇乡镇企业应向工业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应在选址、规模、环境建设等

7、方面在论证基础上作出科学安排,在工业园区之外,原则上不得批准再建新企业。(2)小城镇工业园区规模应根据小城镇的规模等级,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资源条件,以及工业性质、规模效益和基础设施配置要求等综合分析比较确定。(3)对于分散的乡镇工业布局应结合城市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和空间布局规划、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对现有工业的整合、调整和撤弃,以及工业园区、开发区的空间布局的科学安排,形成合理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