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ID:35407288

大小:83.2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错、漏、添字,该句皆无分)(1)金沙水拍云崖暖,。(毛泽东《氏征》)(2),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不畏浮云遮望眼,o(王安石《登飞来峰》)(4),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5)角声满天秋色里,o(李贺《雁门太守行》)(6),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7)杜甫《望岳》一诗中“,。”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写出了诗人不怕闲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

2、在下面的田字格内,)mo然回首,八年级上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读萧乾的《枣核》,我们感受到风zhd残年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蹒跚的背影所rong注的深深父爱;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我们感受到了季先生的万hu闲愁中的警示……3.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形似辨微】几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感谢公安部门吋所送的锦旗上,把“捍”错写成了“撼”。于是,有人评论:真是故宫“撼”事,令人遗憾。请你运用形声字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区别“撼”与“憾”。(2)【拟写标语】学校正在创建扬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

3、了营造创建氛围,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三、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un)风靡(mi)•龟裂(jun)•退避三舍(shQ)•B.嫣红•(yan)悖论(bei)•愚氓(mang)•毛骨悚然(sdng)•C.执袂•(mei)两栖(qT)•倏然(shii)•鳞次栉比(zhi)•D.硕大(shud)狼藉(jie)山岚(lan)酣然入梦(han)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趣的一项是()A.从小酷爱电脑的小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B.为了连淮扬镇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肆无忌惮

4、地克服了许多困难。••••C.应对中考,我们需发奋努力,踏实严谨,等闲视之,否则便会与成功失之交秤。••••D.小说《受戒》在叙事上看似平淡直白,其实文章在构思布局上别具匠心,不同••••凡响。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A.得意门生饮泣吞声变卖典质万籁俱寂解说:四个短语类型不相同。B.随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室外顿吋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洁白美丽。解说:这句话有语病。A.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这么一回事。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B.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5、A.《苏州园林》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从主到次、从细部到局部的顺序说明,条理十分清楚。B.《枣核》一文结构精巧,用“枣核”设置悬念,作贯串全文的线索。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C.《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游记,作者釆用了移步换景法,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给人一种动态美、整体美。D.《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民歌,诗歌塑造木兰这一形彖时,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既真切动人,又富有生活气息。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名著阅读-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有关内容,完成下题。(1)该书主人公是,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

6、受折磨和侮辱,后來在(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主人公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读(书名),主人公最后的著作是O(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选段,回答问题。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立着一座石头房子的骨架。里面一切可以搬动或拆卸的东西,都被匪帮抢走了……每夜,那400个人就穿着给雨淋透了的和沾满了泥浆的衣服,躺在这块地上睡觉。大家都在门口拧衣服,泥水从衣服上流下來。大家都使劲地咒骂着这坏天气和泥泞。他们在铺着薄薄一层麦秸的水泥地上紧紧地挤着,竭力想用体温来相互取暖。匪帮为何要搬、拆这里的东西?这400个人为何在这鬼天气里还停留在这儿?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阅读下面两首诗,

7、完成各题【甲】已亥朵诗(其五)【乙】已亥朵诗①(其九十六)龚自珍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分②苍凉归棹③后,万千哀乐聚今朝。【注】①乙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③归棹:归舟。(1)【甲】诗首句“浩荡”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剑气箫心”是诗人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