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

ID:35416426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_第1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_第2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_第3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_第4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XX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0综合说明1项目背景1.1说明项目的来源,简要说明工程基本情况等。1.2设计依据:设计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初步设计考虑主要因素等。2流域基本情况及分析2.1自然概况2.1.1流域概况:概述流域区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2.1.2地质地貌:(1)说明流域地质构造、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重要单项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等。(2)说明流域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小流域的特征与形态,主要包括小流域的

2、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壑密度、地面坡度组成等。2.1.3气象、水文:(1)说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2)简述流域所属流域、水系,地表径流量,年径流系数,年内分配情况,含沙量,地下水位等水文状况。2.1.4土壤、植被:(1)说明流域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厚度

3、,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工程需要,调查说明土壤质地,容重,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等要素。(2)说明流域主要植被类型,郁闭度(森林),覆盖度(草、灌木),主要树种、灌木、草种。2.1.5其他:根据工程需要,可补充说明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情况2.2社会经济情况2.2.1行政区划、人口与劳力。说明流域行政区划,说明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劳力总数。2.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说明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2.3农村经济状况:  (1)简述流域农村经济状况,说明流域农村经济

4、总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情况,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2)简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工副业等生产现状,主要分析农业、林业、牧业的结构情况。2.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简述流域交通路网等基本情况,重点说明田间道路(含机耕道)等情况。2简述流域水利设施现状,说明其数量、容量或长度、运行情况等。2.2.5其它情况。2.3水土流失状况2.3.1水土流失现状。2.3.1.1不同土地单元的土壤侵蚀分析利用USLE方程或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计算和评价不同土地单元的土壤侵蚀。2.3.1.2明确流域水土流失类

5、型、土壤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分布,以及有关山地灾害情况。2.3.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分析说明造成流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重点说明人为因素。2.3.3水土流失危害。说明流域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2.4水土保持工作情况2.4.1水土保持现状。简述流域已进行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分布、面积、保存情况,产生的效果,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情况。2.4.2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分析流域水土保持目前还存在的问题。2.5土地适宜性评价2.5

6、.1评价原则2.5.2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2.5.3适宜性评价3流域规划布局2.1土地利用调整3.1.1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论,确定流域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3.1.2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说明流域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列表对比现状和治理期末的土地利用变化。3.2规划布局3.2.1三道防线划分3.2.2建设目标和规模4工程设计4.1生态修复区措施4.1.1封育保护4.1.2封禁标牌4.2生态治理区措施4.2.1梯田4.2.2经济林4.2.3水土保持林4.2.4节水灌溉4.2.5挡

7、土墙4.2.6村庄排洪沟4.2.7村庄美化4.2.8生活垃圾处置4.2.9污水处理4.2.10生产道路4.3生态保护区措施4.3.1沟道现状4.3.2沟道治理设计4.3.3沟道清理…4.3.4护岸典型设计5小流域监测5.1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5.2监测点位布设和监测方法6施工组织与实施6.1工程量6.1.1汇总各类措施的数量及工程量。6.1.2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按《水利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59-2006)执行,林草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取1.03。6.2施工条件6.2.1阐述流域气候和水文条

8、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6.2.2阐述施工交通方案。6.2.3阐述苗木(种籽)、建筑材料、施工用水、电、风、油等来源和供应方案。6.3施工工艺和方法6.3.1明确各类措施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要求。6.4施工布置和组织形式6.4.1明确施工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专业队施工、农民施工或多种形式结合。6.4.2对于治沟骨干工程以及较大的拦沙坝、塘坝、泥石流排导等应提出施工总布置,主要包括土石方平衡、取料场、弃渣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