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

ID:35418392

大小:7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_第1页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_第2页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_第3页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侯丽娜【考纲要求】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过程、一般规律。2.T解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条件。3.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4.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知识梳理】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來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牛•的H+或OH—结合牛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实质盐电离一,[巧::一「,一」—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弱腻的阳离了一结合QH」增人—c(H*)^c(OH")—溶液呈碱性、酸性或屮性。3.特点可逆—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吸热f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微弱—水解反应程度很微弱4.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

2、中性。[练习]写出下列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离了方程式CH3COONaNa2CO3Fe2(S04)3NH4CI溶于D20中Na2S04NaA102NaHCO3与AICI3溶液混合[小结]5.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⑴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丨”和“f”表示水解产物。(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步完成,(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f”、‘7”等。【自学检测】1.

3、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①HC1+出0H3o++cr②AICI3+3H,0=A1(OH)s+3HCl③N^COs+2H20、■H2CO3+2NaOH④碳酸氢钠溶液:HC0r+H20、°CO厂+乩0卜⑤N儿Cl溶于020中:NH:+D?O=■NH3・020+11+⑥代一的水解:代一+小0=S2"+Il30+⑦将饱和FeCb溶液滴入沸腾的水屮:FeCL+3H,0(沸水)、°Fe(0H)3(胶体)+3HC1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⑥⑦D.全部1.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所含离子种类最多的是()A.Na2SB.Na3PO4C.Na2

4、CO3D.A1C13【问题探究】1、同浓度的NagCOs和CH^COONa、NaHCO3溶液相比,谁的pH较大?为什么?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思考不同条件对CH3C00Na水解平衡的彩响因索移动方向水解程度C[CHaCOO"]升温加水浓HC1NH4C1Na2CO3【小结】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根离了或弱碱阳离了的水解程度越A,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2.外因因素水解平衡水解程度水解产生离子的浓度温蔗升高右移增人增人浓度增大右移减小减小(即稀释)右移增人减小外加酸碱酸弱碱阳离了的水解程度减小碱弱酸根离了的水解程度减小【考点互动

5、探究】盐类水解的应用1、配制FeSOi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少量铁屑和稀硫酸?2、A1CL溶液蒸干并灼热得到的固休物质是什么?为什么3、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4、为什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渍效果好?5、明矶为什么可以净水6、应用Na2C03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原理,分析M2CO3中冇哪些离子?离了浓度大小顺序如何?.7、如CUSO4溶液中混有少量Fe*杂质时,如何除去?【小结】盐类水解的应用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f+H2OHCO;+OH_2.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如配制FeCb溶液时,先将它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至指

6、定浓度;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的H2SO4,以抑制Cu"水解。3.判断盐溶液蒸十灼烧时所得的产物如AICI3、FeCb溶液蒸干后得到A1(OH)3、Fe(OH)3,灼烧得到A12O3>Fe2O3,CuSO4溶液蒸干后得CuSO4固体,NaHCO3溶液低温蒸干后可得NaHCO3固体。4.离子共存的判断Al3Fe”与HCO3CO亍,A严与A1O;,A严与S?一等因相互促进完全水解而不共存。5•解釋生活中的现象或事实如明矶净水、热纯碱液除油污,草木灰不能与钱态氮肥混川、泡沫灭火器原理等。6.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如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7、(Na+)>c(HCOD>c(OH-)>c(H*)>c(COr)7.物质的提纯(水解除杂)如MgCb溶液中混冇少量F

8、加NaHCCh溶液,启沉淀和气体生成2.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A.为保存FcCh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