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

ID:35432761

大小:1.56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_第4页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子印象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沙子印象”片区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况一、位置范围规划区位于沪渝高速路自石柱县城至沙子镇方向隧道口以东,高速路段以北,沙子镇收费站以西,北临小冲沟与北侧山体相邻。用地处于沿高速路重要景观地段,是沙子镇镇区的规划发展用地。规划用地东西向总长约860m,南北向最宽处约140米,最窄处约20米,东西向高差约30米,东西向平行于高速路设有贯通的7米车道一条。用地西段狭窄,东端高差变化大,可建设用地比例较少。规划范围总面积8.45公顷。二、项目背景石柱县属于渝东南土家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中的风貌建设,希望在城镇建设中对地方传统文化风貌特

2、色的现代化运用进行探讨和引导。“沙子印象”地段的命名,旨在强调该地段在沙子镇风貌门户上的重要区位作用,要求该的建设要在考虑新形势下农村居民点功能配套的基础上,基于适当的经济投入,对整体片区风貌进行打造,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方便实用、突出石柱土家族聚落风貌特点的新居住区。现状用地内基本无民房。场地内有一条城市道路通过。现状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无绿化和广场用地。三、主要设计目标及问题1、新农宅设计问题:要在适当控制安置成本的前提下,考虑到新农宅的套型功能布局,使之能满足当前新农村住宅的户型要求,并满足分户建设或多户联建的可能性。2、公建配套的要求:按

3、照新建农村居民点的要求配置商业及服务设施,同时需考虑镇政府一站式办公大厅的入驻。3、风貌、效益与投资的矛盾:对于风貌的考虑会增加部分建设投资。涉及中需要对传统风貌要素进行适当简化,并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做出变通。第二章规划依据、案例、基本原则和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6号令发布);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重庆市石柱县总体规划》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委托任务书。二、规划基本原则1.创造高速公路沿线新的城市景观益;2.传承土家文化历史,构建土家族

4、住区文化氛围;3.突出新农宅特色,构建人居和谐环境;4.完善小区公共配套设施,提高综合建设效益;三、项目定位“沙子印象”9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10-05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沙子印象”片区规划设计说明片区的定位是:传承土家族传统风貌特色、结合新农宅建设需求和小城镇发展的特色需求,打造依山傍水的土家新住区;结合具体规划案,为石柱土家族地区的城镇建设提供可探讨的模式。第三章理念、构思和空间结构一、设计理念1、整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有限土地,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合理分区,巧妙设计,使新住区体现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的合理配置。3、有效利用垂直空间,规

5、划地下空间为仓储式超市、停车功能,地上底层考虑部分门面,可结合商业设施进行功能布局,也可作为居民的停车位。4、挖掘土家族传统风貌特色,规划使“沙子印象”成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韵味的新住区建筑群。二、总体构思1、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建筑整体造型:将传统的坡顶、吊脚、山墙韵味转换到单体设计中,以展现基地所处区位的传统内涵。2、广泛的人文关怀:注重人流的聚合、引导,在基地上提倡人车分流,除部分主导车到外,大部分住宅外围不作为公共车行可达区域。3、功能变通:低层住宅底层考虑设置部分多功能空间,除厨房和必要交通外,低层用房作为商业门面使用,也可作为农用车或私家车停放车位。4、融入

6、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山景:对山地地域和景观环境巧于因借,拓展景观视线范围。从高速路对片区形成俯瞰视野,结合北侧山地组织山地聚落景观。5、多元组合的空间特质:以模块化套型的多元组合,创造丰富的空间组合,建筑空间围合方式丰富,前后错落有致,视线通透,空间渗透感强。三、空间布局结构:一轴多区的带型布局一轴:贯穿场地东西的带状布局,使得整个场地的空间结构有了一条明显的组织序列。结合西高东低的地势变化,并以此形成带状跌落的竖向景观。多区:自东向西,结合用地进深的变化,依次形成3个集中居住区、2个公建配套设施区、1个混合商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和商住混合区处于带状布局的中段,具有便

7、捷的服务区位。依据用地所处的自然特征和区位特征,结合地块地形地貌,对建筑总体布局进行既围合、又通透的布置。由于用地紧邻高速道路,建筑群体也基本顺应道路关系,形成内向开放的空间格局,与周边山地互相呼应,相互渗透,融入山地的肌理中。1、集中居住区:东端较宽阔用地为一个较大的集中居住组团,中部为带状居住用地,西端设置3栋多层住宅。三个区段相对独立各自成组。东端组团配置公共健身活动设施。各住宅底层均可沿街开设门面,作为小区商业的有机构成。2、配套公建区:配置有沙子镇一站式办公楼、派出所、幼儿园、公共广场、板地下超市等。3、商住混合区:在幼儿园和办公楼公共广场之间结合住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