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

ID:35439823

大小:81.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_第1页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_第2页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_第3页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_第4页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学院:XXX班级:09级历史二班学号:293020204作者姓名:XXX指导教师:XXX提交日期:2013-3-13天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邓露露学号293020204专业历史班级09级(2)班导师指教王宏谋职称讲师职务教师毕业论文(设计)类型基础研究论文(设计)题丨1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冷战是指二战后形成的各自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除采取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关于冷战史研究,重中之重是起源问题。研究冷战史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从冷战史同

2、其它学科的关系来看,冷战是世界现代史(含当代史)的重要篇章,也是美国现代史、苏联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外交史、苏联外交史、美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从冷战的影响后果看,它始于战后初期,终于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四十多年。东西方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冷战的影响,至今余波犹存。最后,从美中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来看,我们必须加强对冷战史的研究,总结和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后正确处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不断发展自己是很有帮助的。二.研究方法运用史料分析法和辩证唯物

3、主义观点。三、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围绕着在冷战起源中各大国应负何种责任,起了何种作用;谁是主动挑起者,谁是被动应战者,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美国霸权论,如张宏毅、董宝才:《也谈二战后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历史教学》(天津)1990年第9期。二是苏联扩张论,如[美]塞谬尔沃克:《历史学家与冷战起源》,《世界史研究动态》(北京)1985年第2期。三是综合作用论,如口建才:《论冷战的起源》,《陕西师大学报》(西安)1995年第4期。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分为三个

4、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论述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重点论述美国的意识形态及其表现。第三部分总述美国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冷战的爆发。同时指出中国也应当从中得到启发:适当增进国际交流、增强互信,避免误判,争取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对资木主义制度的偏见,大胆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成果,不断提升口己,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进度安排2012-12—2013-3月初开题报告,2013-3月初稿2013-4月屮二稿2013-5月三稿2013年5月底答辩搜集资料六、主要参考文献张宏毅、董宝才:《也谈二战后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历史教学》(天津)1990年

5、第9期。[美]塞谬尔沃克:《历史学家与冷战起源》,《世界史研究动态》(北京)1985年第2期。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陕西师大学报》(西安)1995年第4期。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2页。王晓德:《美国使命观的历史和文化起源》,《史学集刊》(长春)1988年第2期。宋志艳:《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渊源》,《南昌航空人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1期。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

6、0页。吴于崖、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页。[美]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0页。蔡文:《浅论美国“自由主义”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科教文汇》(合肥)2012年第2期。吴于麗、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6页。董小川:《美国人的人种和种族概念与观念》,《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王立新:《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与作用》,《史学集刊》(长春)2011年第5期。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北京:人民教育

7、出版社,1991年,第108页。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级学院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