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35448997

大小:70.9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24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年产6000吨电缆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电缆材料项目背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仍将是保证强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可以说,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招。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发展愿景,力争在

2、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着眼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20字基本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地执行。二、项目名

3、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电缆材料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湛江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湛江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湛江,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辖3个县级市、5个区和2个县。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与茂名市相连。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作

4、物及海产资源丰富,海鲜产品更是闻名全国。湛江海陆空交通发达,是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湛江还是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1984年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自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荣誉称号。(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湛江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1012.16平方米(折合约76.48亩

5、),净用地面积51012.1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6.48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电缆材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电缆材料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9.61%,建筑容积率1.3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3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1.88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近两年,国家围绕“中国制造2

6、025”战略,先后启动了三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加快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要让上述规划体系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长效,产业政策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而后者首先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使之既有助于化解短期内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长远目标。(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展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一是增强制度内生增长机制的建设,在政策倾斜扶持,人才、资金、市场等

7、资源配置优先,夯实竞争的基础。二是更加重视从需求端拉动产业发展,综合并用各类手段培育新兴产业市场。三是把握好中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加强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结合,推进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四是围绕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核心关键问题。(三)经济新常态这些年,为推动绿色发展,中央积极谋划顶层设计、持续加大投入,做了许多工作。各地各部门亦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力发展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