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ID:35459688

大小:77.7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4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1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2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3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4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5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6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7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8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9页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_第10页
资源描述:

《廉政讲稿: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坚守信念自律自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志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必须坚持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些年来,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是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筑牢思想防线,不断增强防腐拒变的自觉性、坚定性,这正是我们坚持开展廉政教育的重要意思所在,大家务必要认清形势、高度警醒。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准确把握形势,坚定肃清腐败的勇气和信心理想信念是总开关。理想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一个民族没有理想信念,就会萎靡不振;一个国家没有理想信念

2、,就会一盘散沙;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就会沉沦颓废。我首先要说的就是肃清腐败、拒腐防变的理想和信念不能丢。1.产生腐败的人性缺陷是能够驾驭的。腐败源于人性的缺陷。我国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有"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之争。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的民族逐渐尊奉“人之初,性本善"的信念。现代人性假说提出了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法,其中"本我"是本能欲望之我,以生理需要、感官快乐的满足为行为标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表现为“人性之恶":’超我"则是超越本能之我,根据理智要求来指导自我抑制和排除"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表现了"人性之善"。腐败的

3、主观根源就在于这种自我抑制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腐败现象有强大的社会性诱因。从历史条件来看,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强有力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便交织成传统社会的主要关系网络。每个人、每个家庭既受到个人、家庭需要的影响,更受到家庭经济、政治地位及其交往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当需要无法满足时,就去"找关系"或"走后门"。关系网趋于扭曲,并由此衍生出“人情风”、"送礼风"、“潜规则”等,从而使"公器”被私化,公益被私占。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万件,结案13.28万件,处分13.87万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5366人;2010年

4、共立案13.96万件,处分14.7万人。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79万件,结案13.67万件,处分14.3万人。在对“前腐后继"、“越反越腐”的现象深恶痛绝之余,有些人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认为党风难好,腐败不可治。甚至少数人思想开始动摇,放松了对防腐拒变的警醒。这种思维倾向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既要认识到"趋利”是腐败现象的主要根源,又要看到"避害"是反腐工作的天然杠杆。随着腐败成本的不断上升,主观意识中"趋利"与"避害”的博奕终将尘埃落定。同时,我们也坚信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性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人必将由“本我”,发展

5、到“超我”。因此,无论是基于利害导向被动产生的自我抑制,还是基于超我"境界的主动排除,腐败的人性根源注定将无足之地。1.滋生腐败的文化土壤是能够净化的。有位学者曾经说过f从另一个视野去看,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贪污史。"这句话可能有点失之偏颇,但贪渎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确实源远流长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封建贪渎文化的真实写照。清王朝的268年中,仅一、二品官员因为贪污被判刑的就有157人,其中被判死刑的68人。最有名的贪官和珅,贪污了—亿数千万两白银。2008年陕西扶风出土了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个大口尊上刻写了一篇100多字的铭文,详

6、细记载了一个奴隶主触犯法律后,向司法官员行贿,最终逃脱惩罚的事件。古人撰刻铭文,一般都带有褒扬性质。对一起典型的贪污腐败事件进行宣扬,就是贪渎文化的实证。这种贪渎文化,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社会心理产生着巨大影响。现在有不少人往往看不到腐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破坏力,反而身体力行所谓的“潜规则"。形形色色的潜规则,销蚀法规制度,毒害思想灵魂,滋生贪腐行为,后果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一种公害。前段有媒体报道,一位记者采访某地的一名6岁女童,问她的理想是什么。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女孩的回答是长大后做一名贪官,其理由是"贪官有很多好东西"。可见,最可怕的还不是官员贪腐本身,而

7、是贪渎文化的侵蚀。它像癌症一样,潜伏在社会之中,随时可能变异、扩散。那么这样一种价值观是不是牢不可破呢?当然不是!辛亥革命掀起的历史潮流,使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皇权天授"、“三纲五常”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上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社会一度弥漫在腐败文化的乌烟瘴气里,贪污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去救火要收红包,上医院看病也要给红包,但是随着廉政公署的成立以及一系列肃贪举措实施,短短数年香港便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香港公众对廉署的信心始终维持在90%左右,对廉署工作的支持度则超过99%。这充分说明腐败的文化土壤是能够净化的,腐败文化这类扭曲的价值观终会被彻底摧毁。1.遏

8、制腐败的斗争经验是不断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