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

ID:35476158

大小:85.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5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_第1页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_第2页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_第3页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_第4页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上古文《论语》专题复习与训练一、基础知识测评1、孔子名(),字(),()时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后世将他与()家学派的另-•代表人物()合称“S《论语》是记录孔了和他弟子言行的()体散文,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四书"指《论语》、《》、《》、《》;“五经"指《》、《》、《》、《》、《2、《论语》是记录()的书,共()篇,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内容有(),答()及()间的相互讨论。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⑶三省吾身()⑷罔())⑻弘毅()⑼默而识之())(⑶恕()(⑷逝者

2、如斯夫()(1)《论语》()⑵不亦乐乎()⑸殆()⑹愠()⑺传不习乎((10)不舍昼夜()(11)诲人不倦()(12)凋(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Z()⑶人不知而不愠()⑸思而不学则殆()⑺传不习乎()⑼其恕乎()⑴)是知也()(⑶勿施于人()(⑸见贤思齐焉()(17)士不可以不弘毅()(19)择其善者而从之()5、写岀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⑵不亦说乎()⑷学而不思则罔()⑹三省吾身()⑻是知也()(10)不亦君子乎()(12)己所不欲()(14)具恕乎()(⑹与册友交而不信乎()(18)知松柏Z后凋也()①通义:②通③通

3、义:6、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①温故而知新古义:0今义:②可以为师矣古义:0今义:③不亦君子乎古义:0今义:④是知也古义:O今义:⑤死而后已古义:O今义:7、阅读课文,用原文冋答下列问题。义:(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了:(2)鼓励人们要为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3)论述新旧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4)论述学习应冇的谦虚态度的句了是:(5)孔了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屮的语句:(7)“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论语》中与这句

4、话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8)第一则论述学习方法的句子是:(9)论述友情关系的句子是:(10)论述道德修养的句子是:(11)孔了教导弟了要善于取长补短的旬子是:(12)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13)指出学习要互和交流,共同提高的句子是:(14)只有在严峻的考验下,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才会显露出来,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形彖地说:(15)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关系的句了是:(1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口省也。’'还有・其类似的表达,这两句是:(17)《论语》十则中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牛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

5、18)nJ*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徳修养的一则内容是:(19)《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20)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是我们的先生,要向群众学习,《在论语》中,与毛主席的话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21)从十则中选一成语或格言填到句中空白处。©()你自己不愿意给别人当枪使,你怎么能让别人给你当枪使呢?②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向他人学习,向群众学习,()③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这个工作就不能不干,只能是()(22)在《论语》十则中表明一个人能经常检查口己,反省口己的句子是:()(23)当我们欢迎來H远方的朋友时经常

6、引用《论语》十则中的:()(24)在表示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和看齐时经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四个字)(25)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在《论语》十则屮,表示这一意思的话是:(2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是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的止确的态度是:(27)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件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口实现。(28)在《论语》十则中,有一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表示一直到死才罢休,这个成语是:(29)在我们面对別人的不理解吋,若能宽容待Z,则会更显其人格Z高尚,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8、本文中的语录演化出很

7、多成语,这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五个。答:二、选择题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当作)②故时有物外Z趣(所以)B.①项为之强(通“僵”,僵硬)②盖一癞虾蟆(原来是)C.①如鹤唳云端(眼泪)②徐喷以朋(慢慢地)D.①凹者为壑(深沟)②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正)2.下列句了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B.①又留蚊于素帐屮②余常于土墙凹凸处C.①徐喷以烟②以从草为林D.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8、》)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②学而时习Z,不亦说乎(《论语》)③鞭数十,驱之别院A.①和③不同,B.①和③相同,C.①和②和同,D.①和④不相同,④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②和④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