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

ID:35477139

大小:72.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5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_第1页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_第2页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_第3页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_第4页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论语》六则精细复习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六则和《世说新语》二则精细复习材料杨威(2011年9月)《论语》六则5分钟训练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1)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说乎()(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蛋()(5)默而迟之()(6)敏而妊学()2、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5)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该怎么做:(6)孔子教育我们要怎样对待别人的长处: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厌:)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8)有朋自远方来(朋:)4、填空:《论语》是的记录。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的创始人。10分钟训练1、“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人不知而不愠()而不思则罔()学而不厌()2、《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

3、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o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o②O(3)O3、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孔子说应该:所以人家不了解我,也不必怨恨原是O孔子提出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句子是“”我们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30分钟

4、训练一、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译:3、写出课文中的成语(至少三个)。《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一、文化常识1、我们通常说的《四书》分别是:《五经》分别:2、《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为、等类,主要记叙了到之间言谈逸事。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他是文学家。二、解释加点字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2、

5、期日中。日中: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乃: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戏:5、尊君在不、尊君:不:6、待君久不至。待:君:7、相委而去相:委:8、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9友人惭,下车引之。下车:弓I:10、元方入门不顾。顾:三、翻译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译: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译:U!《期行》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是(启示):五、你觉得陈太丘的友人和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友人:元方:《世说新语》二则(乘船)一、文化常识《乘船》选自题目是编者加的。二、解释下列字词1、华歆、王朗

6、俱乘船避难。俱:避难:2、有_人欲依附。欲:依附:3、歆辄难之。辄:难:之:4、郎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尚:何为:可:5、后贼追至。贼:耳至:6、歆巳“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本:所以:疑:此:耳:7、既已纳其自托。纳:M:托:8、宁可以急相弃邪?宁:可以:邪:9、遂携拯如初。遂:10、世人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定:此:三、句子翻译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译:2、郎曰:“幸尚宽,何为不可?”译:3、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译:4、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5、遂携拯如初。译:6、世人以此

7、定华、王之优劣译:U!你认为华歆是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王朗:启三、探究请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的体会,谈谈年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的理解思路解析:孔子讲学,主要是学和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学了知识不会分别知识的正确与否,不会从中得到启发,不会活用,不行。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一、答案:(1)yun;怨恨(2)yue;高兴(3)wang;

8、迷惑不解(4)dai;危险(5)zhi;记住(6)hao;爱好三、答案:⑴通“悦”,愉快⑵怨恨,心里不满⑶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迷惑;危险或疑惑⑸凭什么⑹记住⑺采纳,听从U!、答案: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