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ID:35487937

大小:67.4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TheRealizationPathofSentimentIdentifix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s作者:蓝波涛/陈淑丽作者简介:蓝波涛,广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04);陈淑丽,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59)o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2018年第20185期第91-96页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对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且在追求这种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对社会主义核

2、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不仅有利于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而且有利于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具体可以从“四个点”来实现情感认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切入点;以精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着力点;以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为关键点;以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情感体验为落脚点。Thesentimcntalidentific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sisapositivesentimcntalexperienceformedbymembersofsociety.Thesentimcntalidentityofthesocialistcor

3、evaluesisnotonlyconducivetothecnhaneementofpeople"srecognitio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butalsotothepromotionofthebehaviorguidedbytheidentificatio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Wecanachievesentimenalidentityfromthe"fourpoints'7:tomeettheneedsofthepeopleforabetterlifeasabreakthroughpoint;toelaboratethesoc

4、ialistcorevaluesofpublicityandeducationasthefocus;toplaytheroleofexemplarymotivationasthekeypoint;tofocusonthepeople"ssentimcntaicxpcricnccasthefoothold.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复印期号:2018年08期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实现路径/socialistcorevalues/sentimentalidentity/realizationpath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b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

5、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P42)为促使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夕卜化于行、固化于性,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准则,采取多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达到契合,实现共鸣,形成情感认同,就成为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科学内涵明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内涵,首先需要对认同、情感、情感认同的内涵进行

6、界定和分析。认同(identi切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根idem,一般译作〃身份"、〃同一性〃等。在西方,〃认同"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P12)随后,认同一词被逐渐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在心理学领域,认同一般是指个体在态度、思想、情感、行为上对他人或群体的体认和模仿,并与之同化的过程,即〃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3](P122)在社会学领域,认同往往

7、指向社会个体或群体对社会现象所形成的共识性看法,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即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通过回答’我是谁’、’我的归宿在哪里’,显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同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二是社会层面,即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P137)从上述观点可知,认同内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与自己相接近的对象的亲近、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