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

ID:35490025

大小:57.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_第1页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_第2页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_第3页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研究摘要:目的:讨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恶性心律失常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schemicprecondition,IP组)144例,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94例。均于入院后及入院24小时测定AST、CK、CK-MB、TnL并且两组对比,以此估计心肌梗死面积;统计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比较二组差别。结果:缺血预适应组(IP组)

2、患者的AST、CK、CK-MB、Tnl峰值浓度显著低于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P〈0・01)。缺血预适应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心衰、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缺血预适应组(P<0.05)o结论:缺血预适应可减少其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心肌损伤心律失常预后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11【屮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

3、011-021986年,Murry等首次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P),是指心肌在遭受1次或多次反复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后,表现出对随后而来的1次长时间严重缺血损伤的抵抗能力的提高现象[l],即心肌在反复短暂缺血后,明显增强心肌对较长时间持续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力,表现在降低梗死心肌的面积,减少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顿抑程度,改善能量代谢,并可减轻由缺血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减轻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等。本研究对2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心肌缺

4、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一2012年6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8例。平均年龄(52.5±21.4)岁,男148例,女90例。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指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前48h内发生>1次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持续2-30min,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o1.2分组方法。将238例分为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144例,其中24h以内发生心绞痛者78例;24-48h发生心绞痛者6

5、6例。非心肌缺血预适应组(NIP组),指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或其他心肌缺血证据,NIP组94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脂代谢、抗凝等治疗方案,如无禁忌证加用B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RB)等;具备溶栓条件者(有适应症、无禁忌症、患者及家属接受)进行静脉溶栓,溶栓药物为尿激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脂、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例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1.3观察指标。①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于患者入院后即刻、6

6、h、12h、24h分别取静脉血测定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出各酶谱的峰值。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l):入院后即刻、6h、12h、24h分别取静脉血观察其峰值浓度;结合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心肌肌钙蛋口(cTn)峰值來间接评估梗塞面积;②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多形频发室性早搏(VT)、短阵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心房颤动(AF)、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7、(AVB)o③心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依据Killip分级分为II-IV级。1.4心血管事件(MACE)评定。住院期间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梗、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1.5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测,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急性心肌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的比较,见表lo2.2两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见表2。2.3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

8、较,见表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24h组比较,AP<0.01o由本文结果可见,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48h以内有心绞痛发生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AST、CK、CK-MB、Tnl酶峰明显较无心绞痛发作者低(P<0.01),24-48h组与〈24h组比较,仅CK-MB有明显差异(P<0.01)o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坏死范围的大小,说明心肌梗死前的缺血预适应可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与对照组比较,*P〈0.01。在恶性心律失常方面,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