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

ID:35507085

大小:57.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_第1页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_第2页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_第3页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思维体操摘要本文从打造激活思维的舞台、追寻思维发展的支点、探求思维活化的策略三个侧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思维舞台支点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GuideStudentstoDoMoreThinkingGymnastiesinMathematicsTeachingTANGBiliang(GonganZiqiangMiddleSchool,Jingzhou,Hubei434300)AbstractFromthestagetocreatetheactivationofthinkin

2、g,topursuethedevelopmentofthefulcrumthinking,thinkingtoexplorethreesides'activationstrategiespresentedtheirviews・Keywordsthinking;stage;fulcrum;strategy1打造激活思维的舞台1.1创设思维碰撞的环境我们常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主动给学生创造思维碰撞的机会和环境。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在开始学

3、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人体画像,如雷峰雕像或维纳斯像,或引导学生观看国旗上的五角星,提问学生这些画为什么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然后暗示学生问题的答案和今天所学的内容有关,这样学生一定会集中精力弄懂今天所学内容,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类似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2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我们都曾上过类似这样的练习课,很多时候,教师在完成既定目标后一般会马上转入教学的下一项练习。但看有位教师,他接下去却仍习惯性的问:“还有其它发现吗?”这个环节看似多余,其实却止体现了该教师在平时教学屮非常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也正是这一

4、问才引出后來更精彩的思维碰撞。如在教学涉及到负数的计算时,提问学生:(1)你有5元钱,还了2元钱,还有多少?列式算出;(2)你有5元钱,还了8元钱,还有多少?列式能算出结果吗?讲有理数的乘方Z前,可提问:如果将一张足够大的普通报纸对折50次,猜猜会有多高?因为这个答案出乎所有学生意料,所以他必然带着疑问进入这节课的学习。1.3用矛盾活跃思维比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法中若干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这个问题Z前,可先和学牛:做这样的翻牌游戏:桌上有9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宜做下

5、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朝上?事实上,不论你翻多少次,都不会使9张牌都反面朝上。这其中蕴涵的数学道理肯定会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进行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1.4引领好生更上一层楼我们往往对那些聪明的学生很器重,我们也常常苦恼于不能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颇有挑战性的问题來拓宽学生的思维层次。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Z前可先讲述如下故事:有一户人家,父亲与儿子同一天过生H,每逢父子过生H,家里总要热闹一番o有一次庆贺生H吋,父亲对儿了说:“当我俩的年龄加起來刚好一百岁吋,就能称为'百岁父子',到时候应该好好庆贺

6、一下。”舅舅在旁边说:“什么时候庆贺?我一定來凑热闹。”儿了说:“还有儿年,快了。”舅舅说:“我记不清你们现在究竟几岁了,快说说还有几年?”父亲说:“我38岁那年,儿子10岁,现在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你想,现在我们父了各是儿岁?再过儿年俩人年龄加起來刚好…白岁?谁让你记不清,只有请你动脑筋了!”你说舅舅能解决吗?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一开始就给学仝新颖有趣Z感,这为后面的学习奠下良好的基础。2追寻思维发展的支点2.1小积硅步而后致千里俗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前后贯通的学科,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成为后面相应知

7、识的基础,因此尽可能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而当学生积累了足够多的“元认知”,他们的思维广度就会大大加深了。比如在学习分式的异分母通分时首先做如下练习:+二;+二;+二;三道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做完之后马上给出如下问题:如何计算+=?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來,在这种情景下学牛学习积极性最高,一启则发:由分数的通分自然就过渡到分式的通分;当学牛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之后再给出新的问题:如何计算①+,②+?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节课由于在教学中做到同化中有顺应,顺应中尽可能先同化,抓住新I口知识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

8、简约、越层、跳跃,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2借一方情境激发思维为了让学生了解转化的思想,可向学生给出如下问题:给你一把水壶、一盒火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