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技术定义

can总线技术定义

ID:35514364

大小:11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can总线技术定义_第1页
can总线技术定义_第2页
can总线技术定义_第3页
can总线技术定义_第4页
can总线技术定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can总线技术定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an总线技术定义  Can网络即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AreaNetwork)CAN总线技术在汽车车身控制中的应用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其总线规范已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为国际标准,并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CAN总线的应用范围遍及从高速网络到低成本的多线路网络,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各检测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其设计成本低,通讯可靠,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早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编辑本段Can总线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运用汽车为什么选择了CA

2、N总路线技术?  从成本上来说,CAN比UART、RS-232/485高,但比以太网低;从实时性来说:CAN的实时性比UART和以太网高,为了保证安全,车用通信协议都是按周期性主动发送,不论是CAN还是LIN,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消息其发送周期都小于10ms(每辆车都有好几条这样的消息),发动机、ABS和变速器都有几条这样的消息;从可靠性来说,CAN有一系列事故安全措施,这是UART和以太网都不具备的,多点冗余也是UART(点对点传输)和工业以太网(数据传输距离短)难于实现的,所以CAN出现后,由于价格的原因,最初应用得最多的地方并不是汽车,而是对成本不敏感的工业控制和

3、医疗设备。  其次总线是一个系统,总线上的速度仅仅是系统中的一个因素,ElexRay虽然只有20MBPS但它在一个16BIT的MCU上都能跑起来,100MHZ以太网虽快,但一个32BIT的MCU很难达到10MBPS。况且还要涉及到系统的安全性,类似冗余,BUS安全等。所以综合考虑,汽车选择了CAN总线技术。汽车CAN总路线技术  通过遍布车身的传感器,汽车的各种行驶数据会被发送到“总线”上,这些数据不会指定唯一的接收者,凡是需要这些数据的接收端都可以从“总线”上读取需要的信息。Can总线的传输数据非常快,可以达到每秒传输32bytes有效数据,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

4、实效性和准确性。传统的轿车在机舱和车身内需要埋设大量线束以传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而Can-Bus总线技术的应用可以大量减少车体内线束的数量,线束的减少则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CAN-Bus介绍  控制器局部网(ControllerAreaNetwork)是BOSCH公司为现代汽车应用领先推出的一种多主机局部网,由于其卓越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多种控制设备、交通工具、医疗仪器以及建筑、环境控制等众多部门。控制器局部网将在我国迅速普及推广。  控制器区域网(ControllerAreaNetwork)CAN现场总线已经成为在仪表装置通讯的新标准。它提供高速

5、数据传送,在短距离(40m)条件下具有高速(1Mbit/s)数据传输能力,而在最大距离10000m时具有低速(5kbits/s)传输能力,极适合在高速的工业自控应用上。CAN总线可在同一网络上连接多种不同功用的传感器(如位置,温度或压力等)。  CAN-Bus总线特点  CAN总线与其他总线相比有如下特点:  l它是一种多主总线,即每个节点机均可成为主机,且节点机之间也可进行通信;  l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  lCAN总线通信接口中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位填充、数据块编

6、码、循环冗余校验、优先级判别等项工作;  l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可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制,数据块的标识码可由11位或29位二进制数组成,因此可以定义211或229个不同的数据块,这种按数据块编码的方式,还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受到相同的数据,这一点在分步式控制中非常重要;  l数据段长度最多为8个字节,可满足通常工业领域中控制命令,工作状态及测试数据的一般要求。同时,8个字节不会占用总线时间过长,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  lCAN协议采用CRC检验并可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功能,保

7、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lCAN总线所具有的卓越性能、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设计,特别适合工业设备测控单元连。  因此CAN-Bus总线成为倍受工业界的重视,并已公认为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协议是一个被定义为ISO11898的国际标准,除了CAN协议本身外,CAN协议的一致性测试也被定义为ISO16845标准,它描述了CAN芯片的互换性。  1、数据交换原理  CAN是一种基于广播的通讯机制,广播通讯依靠报文(Message)的传送机制来实现,因此CAN并未定义站及站地址,而仅仅定义了报文,这些报文依靠报文确认区(Identifier)来进行识别,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