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

ID:35515915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_第1页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_第2页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与实践摘要:保护环境,追求能源再利用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建筑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绿色低碳建筑的涵义与倡导的理念,对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分析,结合文章实例对绿色低碳建筑的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关键词:绿色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维护结构;空调系统1.绿色低碳建筑的涵义与理念绿色低碳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所谓绿色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的

2、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与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低碳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绿色低碳建筑所倡导的理念有:(1)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使用自然资源。绿色低碳建筑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风能和地热能利用。(2)节约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母,绿色低碳建筑必须合理规划,节省土地资源。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避免或禁止采用粘土砖,采用环保砖,有

3、利于节省耕地资源。(3)节约水源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环境保护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绿色低碳建筑应具有的特性之一。绿色低碳建筑在整体规划中应该制定有关建筑节水的技术政策,推广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4)节约材料建筑结构采用新型墙体一一围护结构和内隔断结构,可以减少钢筋的用量。另外装修材料的原材料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尽可能多的使用自然材料和高科技人工饰材。建筑装修应符合“住健康、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原则。(5)绿色循环循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低碳建筑的核心,绿色低碳建筑首先必须尽量减少对生物圈

4、的破坏,关心居所拥有者、周围居民及环境,便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良性循环系统。2.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概况国际上对绿色低碳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V.0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

5、,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90年代后,绿色低碳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低碳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40多年来,绿色低碳建筑由

6、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的推广,绿色低碳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这一切标志了绿色低碳建筑的兴起。3绿色

7、低碳建筑技术的工程应用某北方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6290m2,其中地上面积约13527m2,地下面积约2763m2。地上6层为科研办公楼;地下1层为地下车库及冷热站、消防泵房,建筑高度约为22m。下面进行详细介绍。3.1建筑围护结构(1)外墙。外墙类型(自外至内):水泥砂浆20mm+砖墙370mm+白灰粉刷20mm;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1.72W(/m.2K)。(2)外窗。外窗类型:隔热金属型材窗框传热系数K≤5.8W/(m2.K),框面积≤20%,(6mm高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为2.70W(/m2.K),自身

8、遮阳系数0.62,气密性为4级,水密性为3级,可见光透射比0.72;(3)地面。地面类型:水泥砂浆(20.00mm)+细石混凝土(内配筋)(80.00mm)+碎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