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

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

ID:35528944

大小:59.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_第1页
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_第2页
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_第3页
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年中考政治纲要考点复习学法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法用法17、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A)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牛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正是有了法律规范,社会才得以安定,经济才得以发展,人民才得以生活。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是法律最显著的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

2、现,这是法律的一般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法律与道徳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徳是约定俗成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徳靠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道德没有普遍约束力。联系:我们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所以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徳治国结合起来。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法不可违。18、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B)1、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法自

3、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①指引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②评价作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③预测作用也是法的可预测性: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可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④强制作用亦即法的强制性: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⑤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I'可接的诱导影响。2、法的社会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法为实现一

4、定的社会目的(尤其是维护一定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发挥的作用。①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Z间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Z间的关系。②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这些事务的直接目的并不表现为维护政治统治,而在客观上对全社会的一切成员均有利,具有“公益性”。法律的社会作用指的就是法律在调整人们的行为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下做出的。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就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思想、社会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法律对

5、于违法行为的制裁,在社会效果上就表现为,让其他人明白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在社会生活中抑制自己的非法行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对于良好行为的倡导,在社会上的效果则表现为,让大众明白法律的价值収向,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19、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A)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原因: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牛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③家庭、学校、社会都可能存

6、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④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最终也不利于未成年人自己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保护:⑴含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⑵内容: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强迫未成年人结婚或者订婚等。学校保护:⑴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

7、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⑵内容: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社会保护:⑴含义:要求全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环境。⑵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耍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屮小学生优惠开放;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