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

ID:35554114

大小:4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28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_第1页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_第2页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_第3页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_第4页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专项突破练习-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3.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

2、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4.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5.最早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D.夸美纽斯6.“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7.()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A.教育测量B.教育测验C.考试D.教育评价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堂,学生大

3、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A.隐性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11.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2.“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4、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1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相对性评价B.正式评价C.绝对

5、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17.苏格拉底“产婆术”与下列哪个选项所表达的教育思想相一致()A.学不躐等B.长善救失C.温故而知新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8.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9.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性相近,习相远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因材施教20.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21.下列表述是分科课程的优点的是()

6、A.增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B.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C.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D.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22.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2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2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做是()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5.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A.君子B.兼士C.大儒D.绅士26.提出“罢黜

7、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A.汉武帝B.董仲舒C.郑玄D.朱熹27.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A.专门职业B.职业C.技术D.行业28.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马利坦D.福禄贝尔29.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0.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育教育31.中国古代所指的“六艺”教育是指()A

8、.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礼、乐、射、御、文、算D.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商君书3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A.理论加实践B.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