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

ID:35567495

大小:812.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9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动量守恒(1)-冲刺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识点及规律总结: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为零时,此时系统的动量守恒,动量守恒是一矢量式,所以动量守恒也可以分方向来用,比如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合外力不为零,但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就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利用动量守恒公式来解题了。一.碰撞问题分类标准种类特点能量是否守恒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共线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速度共线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典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不用完

2、全相同的轻绳将N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1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球碰撞,2号球再与3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的伸长,g取10m/s2)(1)设与n+1号球碰撞前,n号球的速度为vn,求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2)若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k(16h小于绳长)问k值为多少?答案:(1)n+1号球碰撞

3、后的速度vn+1′=(2)k值为0.414解析:(1)本题中的两球相碰,均可看成是“一静一动弹性碰撞模型”.因为每个球的质量依次递减,碰后不会出现入射球反弹的情况.如果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碰前m1的速度为v1,碰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1=m1v1′+m2v2′,得:v1′=v1 v2′=v1二、爆炸解决爆炸类问题时,要抓住以下三个特征: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2.动能增加

4、: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因此爆炸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3.位置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物体仍然从爆炸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典例】、从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一炮弹,炮弹的初速度v0=100m/s,经t=6.0s后,此炮弹炸成质量相等的两块.从爆炸时算起,经t1=10.0s后,第一块碎片先落到发射点,求从爆炸时起,另一碎片经多长时间也落回地面?(g=10m/s2,空气阻力不计)(1)本题考查反冲模型的动量守恒问题,炮弹射出后根据竖直上抛

5、规律计算出爆炸时初速度,再根据第一块碎片落到发射点时间判断爆炸后瞬间它的速度.(2)由射出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可计算后落地的碎片的速度和时间.【答案】:18.9s三、反冲重点分析:“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利用“人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通过类比和等效方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有时甚至一眼就看出结果来了。难点分析: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时刻的总动量相等,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必定守恒。在此类问题中,凡涉及位移问题时,我们常用“系统平均动

6、量守恒”予以解决。如果系统是由两个物体组成的,合外力为零,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运动,则由0=m1+m2得推论,但使用时要明确s1、s2必须是相对地面的位移。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时刻的总动量相等,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必定守恒。在此类问题中,凡涉及位移问题时,我们常用“系统平均动量守恒”予以解决。如果系统是由两个物体组成的,合外力为零,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运动,则由0=m1+m2得推论,但使用时要明确s1、s2必须是相对地面的位移。人船模型的应用条件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当有多个物体组成系统时,可

7、以先转化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系统的合动量为零。说明:(1)当问题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而又仅涉及位移而不涉及速度时,通常可用平均动量求解。(2)画出反映位移关系的草图,对求解此类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3)解此类的题目,注意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典例】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是多少?【答案】见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对整体或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例1.一个的足球从高处自由落下,碰地后能弹到高,若球与地的碰撞时间

8、为,试求足球对地的平均作用力.(取)【思路点拨】多个作用过程,既可以分别对每一个过程应用动量定理,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注意各力与作用时间的对应.【答案】则,即足球所受合外力为,方向向上.合外力是地面对球的弹力与球的重力之差,即,故,即地面对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