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

ID:35606493

大小:570.50 K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3-3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全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课时)一、 教学设计思想(一)教材结构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之后,对现实社会追根寻源、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起点。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人类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历程的历史画卷,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由古猿演变、进化到人类的过程。“站立起来的祖先”概述了由猿进化到猿人的历程。直立行走是区分人与猿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国的代表是云南元谋人。“北京人的足迹”——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例,描述了由猿进化到人的最后历程。北京人能完全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学会使用火等。但是,北京人还兼有猿和人的两重性。山

2、顶洞人是猿人向人类演变的最后阶段。山顶洞人的体质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外型,尤其脸部和脑量等与现代人极为相似。山顶洞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最终形成了。从内容上看,本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 探索人类的起源虽然从世界范围谈起,但始终以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贯穿全文。课本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生产状况,说明人类演进的过程。(2) 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古猿从树上下到林间草地上生活是由于气候等环境的变化。同样,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得以生存的条件也离不开当时的自然环境。(3) 突出了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直立行走、手的进化、语言的产生和人脑的形

3、成,都离不开劳动。从结构上看,本课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勾勒出人类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从一千多万年以前到一万八千年前,古猿到人类经历了由直立行走——手、脑的形成和语言产生——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人工取火、氏族组织,古猿逐渐进化成远古人类的漫长过程。(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4、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2、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兼有讲述法和学生表演。(五)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古猿图片、相关资料和练习。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二、教学流程的整体框架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提供资料,师生讨论图文并茂,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课堂反馈。 三、教与学的过程(新课导入)[讨论]◎我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从

5、哪里来?◎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阅读与想象]朗诵毛泽东《贺新郎·读史》,同时让学生观察图1—1《攀树的古猿想象图》并朗读“阅读卡”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古猿可能的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科学的。[承转]◎人是由猿转化来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直立行走、生产劳动、火的使用)[思考与讨论)◎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向人类演化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距今377万一359万年之间,同时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

6、位置。利用《非洲地形图》设置场景: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学生思考:◎当时的古猿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古猿下地后会遇上哪些原来在树上不会遇到的问题?古猿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自身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从环境的变化角度去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地质学的第三纪中期(距今约6500万一300万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森林面积减少,出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而非洲东部地区由于陆地上升,降水减少,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起来,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了地面活动。下到地面的古猿随即就面临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如何躲避猛兽等生存问

7、题。于是,下到地面的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讨论]◎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直立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便逐渐形成;直立行走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变化;直立行走还使头颅逐渐托置于脊柱正上方,促使脑的发育。[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3《猿“手”与人手比较图》,并思考:◎你能看出猿“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