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ID:35608696

大小:14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3-31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孝是人性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子女才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任与本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就知自己已经有了双亲。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为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

2、利益的人格。在父母和子女形成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能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孝道把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移孝作忠。”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在孔子那里,他以“仁”为

3、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则是“仁”的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明确地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的教育尤为重要。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孝”指孝敬父母的德行要求,而“悌”则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23-孟子也明确到“孝悌”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是传统的社会伦理的核心,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行,而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说法。汉代董仲舒也说:“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孝悌则不配做人,更无从谈政治上的公忠。当代社

4、会由于传统的断裂,孝与公忠已经看不到基本的联系了。多年来脱离个人道德来讲政治,实践表明这样的政治是靠不住的。传统孝道认为,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由亲亲施始,亲亲启蒙,人情陶冶,进而达到道德的升华。试想,谁会相信一个连侍奉双亲的德行都没有的人,会真诚地热爱他人和国家呢?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其起点就在于孝。教化强调施从亲始,而其根本精神在于更多地远离对自我利益的关切,把爱心更多放在社会和他人那里,从而养成一种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胸怀和情怀。(节选自龚群《孝道的情感与外推》,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的孝需要经过强化培养才能转化为孝道,可见孝道是需要后天学习修

5、炼的人格。B.“孝”指孝敬父母的德行要求,而“悌”则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悌”比“孝”更重要。C.儒家教化强调从侍奉双亲开始,就是以孝道推动公忠,以亲情陶冶来升华道德。D.一个人的私德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对他的政治评价: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爱他人、爱国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整体上看,文章的论述由现象到理念,由古代到当代,由孝道到公忠,逐层深入,层次分明。B.第一段从孝的自然生发的特点讲到孝道的形成,引出了第二段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在道德情感方面的关系。C.作者将个人为父母尽孝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结合并将孝与公忠结合起来。D.文章以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言

6、论有力地论证了“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的观点。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父母尽孝,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可见孝是一切爱的核心。B.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孝心,这是因为正是父母的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C.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伦理核心。D.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孝悌”是“仁”的基础,因此,“孝悌”包含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答案】1.B2.D3.C-23-【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

7、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B项,与文不符,文中“孝”指孝敬父母的德行要求,而“悌”则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应是孝比悌更重要。故选B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推断有误,“文章以孔子孟子和童仲舒的言论有力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