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

ID:35620140

大小:21.9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03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_第1页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_第2页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_第3页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_第4页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由于热量与水分结合状况的差异或水分季节分配不同,或有巨大的山地、高原存在,有的同一个气候带内其内部气候仍有一定差异,可进一步划分若干气候类型。例如,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同是亚热带气候带,亚欧大陆的东岸是季风气候类型,西岸是地中海气候类型。气候的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

2、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建筑是人类为了抵御自然气候的不利影响而建造的“遮蔽所”,遮风避雨.防暑避寒,使室内的微气候适合人类生存。地方所在的气候区.纬度以及地形地貌共同作用导致不同的温度.湿度.光和风的组成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气候,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气候作用于建筑分三个层次:1.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建筑

3、。2.气候与其它相关因素共同影响建筑。3.气候间接影响到建筑本身。全国各地区巨大的气候差异,在现代人工技术尚未出现的时代,在现在还未能采用这些技术的地区,造成了建筑的巨大的地区差异,建筑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在我国,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将建筑分为七个不同的区域:第Ⅰ建筑气候: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区气候对建筑的基本要求:(1)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可不考虑夏季的防热。本区冬季气候严寒且持续时

4、间长,按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计算,则冬季长达6个月以上,为保证建筑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和节约采暖能耗,建筑设计和施工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短促爽,按候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2℃为夏季,在松辽平原只有2个月的夏天,但7月平均气温也低于25℃,故可不考虑夏季的防热。(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设计应使建筑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3)为了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能耗,确保室内热环境质量,建筑物应尽量减少外露面积,并应加强房屋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耗热。(4)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本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5、冬季日照率偏高,但本区大多处在北纬40。以北,太阳高度角较小,日照间距要比纬度低的南方地区大,因此,在居住区及城市道路规划时要充分分析各种因素,做到合理利于太阳能。(5)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6)(6)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7)建筑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h区和Is区还应着重考虑冻土对建筑物地(8)I基基础和地下管道的影响土融化塌陷及冻胀的危害。防止冻(9)ls区、Ic区和Io区的西部,建筑物还应注意防冰雹和风沙的破坏作用。例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

6、季短暂而清凉。冬寒是居住条件的主要矛盾,设计着重于采暖.防寒;因此建筑基地应选在能充分吸收阳光的地方,所以在东北地区房屋具紧凑密闭的程度较高.窗门相对较窄小的特点。第Ⅱ建筑气候区:该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平原地区夏季较炎热湿润,高原地区夏季较凉爽,降水量相对集中;气温年较差较大,日照较丰富;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春季雨雪稀少,多大风风沙天气,夏秋多冰雹和雷暴。例如华北地区不及东北严寒,但仍有来自北方的寒潮大风,气温较低,特别是春季多风沙所以华北地区的建筑设计较着重保湿和避风沙,住房布局通常坐南朝北,以避风向阳。北京的

7、“四合院“是典型的代表。第Ⅲ建筑气候区:该区大部分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暴雨大风天气,例如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稍冷,而夏季漫长,雨较多,湿度较大,风较小,闷热异常。因此,长江以南地区的建筑需要通风.防潮.隔热等功能。一般朝向为南偏东15°左右,这样既可遮阳又可以迎着夏季东南风。第IV建筑气候区:该区长夏无冬,温高湿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雨量丰沛,

8、多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大风暴雨天气;太阳高度角大,日照较小,太阳辐射强烈。例如我国的华南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之内炎热,降水充沛,夏秋多台风。尘世的楼房多建有楼台,走廊力求高大.宽敞和通风。以解决炎夏的闷热气候。房顶设计多为人字形,又虑水和不易积水的功能。与这种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建筑,典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