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

ID:3564465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06

上传者:U-9102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1页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2页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3页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  >摘要:  叛逆行为是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这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分析中学生叛逆心理,可以帮助他们安全度过青春期的这个特殊时期,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它和中学生执拗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自主、自立意识也在主见张扬。由于心理的发展往往跟不上生理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加强,总想自己独立,不依靠父母,在经济上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这就导致了青少年中学生生理跟心理的矛盾。这就是我们常说青少年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断奶期”,如果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一、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父母教管方式的不当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有的家长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要么娇宠,要么严厉,甚至体罚,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形成偏激的心理。他们一旦到了新的环境或进入心理发展高峰的青春期,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特别敏感,极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父母的关系、家庭气氛等对学生的叛逆心理也有影响。如果父母关系紧张,时常争执,家庭充满矛盾时,学生会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而产生叛逆。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心理叛逆的易发群体。  (二)学校或老师教育的原因   目前大多学校依然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试的教育制度导致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开展。有些老师偏好成绩好、平时表现佳的学生,他们偶尔违反纪律,老师也会适当偏袒,其他的学生肯定会有不满,即使他们没有把话说出来,也会以顶撞老师、课堂开小差、阳奉阴违等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内心不满,久而久之就产生逆反心理。  (三)成长阶段的引导不力  青少年中学生的叛逆行为是和年龄相关的,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必经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成长,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再盲目听从父母或老师的话。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他们这种心理,要好好引导、耐心教育他们。但有的学生因为从小被娇惯溺爱,任性叛逆,即使出了错,父母或老师也不加以纠正,放任自流。待到长大后习惯已成自然,要改也就难了。  二、消除叛逆心理的良方  (一)学会沟通,以身作则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因素除了青少年自身生理的发展之外,还有家长、老师和朋友对他们的教导或态度。作为老师或父母,我们要学会超脱自己师长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来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他们叛逆的根源。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领袖而不是监工;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模仿的榜样。”作为老师,应该处处、事事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指引,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青春期是形成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时期,而父母是中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老师,如果父母没有作好榜样,青少年很有可能会以父母不好的行为为学习对象,形成叛逆行为。  (二)艺术地批评,学会赞赏   有的家长和老师见青少年做错了事就毫不容忍,一味地批评,这样很容易伤害到青少年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控能力,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家长和老师先对青少年的优点或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错误之处,青少年就能接受批评并尽快改正错误,这是自尊心得到满足的表现。实践证明,这些青少年是可以养成自控能力的,消除逆反心理的。所以请学会以赞赏的眼光来教育青少年,赞扬是一种艺术的批评。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灵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下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三)循循善诱,有些问题  如早恋、迷恋言情小说等,必须尊重青少年的情感和人格,应对他们进行有情、有理、有据的说服、疏导,启发他们去思考,去认识,给他们独立自主、痛下决心的时间和机会。同时,还要用具体事例打破青少年幼稚的理想化思维,用长辈的冷静、善诱去换取青少年明智的选择。  三、预防叛逆心理的措施  (一)要有良好的家教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叛逆行为、心理大多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预防青少年产生叛逆行为,首先就要从父母做起。首先要注重和孩子的亲子交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形成正确的依恋关系:教育孩子时不能过于严格,也不能过于溺爱。其次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夫妻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要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二)要尊重信任学生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对学生冷嘲热讽、不对他们进行心理施暴。其次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  (三)要做好疏导工作  对学生中已经或即将产生的负向叛逆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对这类学生的疏导首先重在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打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其三,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提高疏导工作成效。  总之,面对叛逆的学生,教师要用正确、冷静、宽容的心理去教育学生,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和他们相处,给学生一个走出青春期的时间和出口,用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回家”,不要让彼此的心走得太远。   【参考文献】  李佩桥.中学生叛逆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06)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