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

ID:35647597

大小:936.9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4-06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GPS测量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GPS测量系别:建测系专业年级:10级工程测量技术1班学生姓名:年月日指导教师:年月日评阅人:年月日学号:137637028年月日22目录前言-2-第一章GPS-RTK技术介绍-3-一、GPS-RTK技术的原理-3-二、GPS-RTK技术测量特点-3-第二章GPS-RTK在工程中的应用-3-一、地形测量-3-二、地籍测量-3-三、线路测量-3-(一)架空线路测量-3-(二)管线测量-3-四、渠道测量-3-五、放样-3-(一)点放样-3-(二)线放样-3-第三章GPS-RTK的具体操作-3-

2、一、架设基准站-3-二、新建工程-3-第四章GPS-RTK的发展-3-参考文献-3-顶岗实践中主要工作内容介绍-3-致谢-3-22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第一章GPS-RTK技术介绍22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前言前言GPS-RTK(GloblePositioningSystem-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GPS测量技术。大二期间学习了GPS这门课程,并对GPS-RTK技术有了初步了解,在学校的安排实习和社会实践中也真正接触到了它。

3、也能用它进行一些简单的测绘活动。体会到了先进仪器与技术的方便与快捷。由于学生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与之多为接触。曾用之进行过地籍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放样等。故对它也有了初步了解。本论文中就GPS-RTK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具体操作及发展浅谈一下我的理解。由于GPS-RTK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学生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出现错误或疏漏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编者2013年5月13日关键词:GPS-RTK原理特点应用具体操作发展第一章GPS-RTK技术介绍22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前言

4、GPS-RTK技术的原理图1-1实时动态定位测量图1-2基准站GPS-RTK(GloblePositioningSystem-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所谓载波相位测量就是利用载波进行伪距测量。根据接收机的运动状态不同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此技术由于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实时可以测量点的位置。利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两端,同时观测相同的卫星,通过两测站同步采集GPS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以确定基线两端点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的方法叫做相对定位。这种相对定位的过程称差分GPS

5、定位。作业过程中这两台GPS接收机一台是流动站或称用户站(如图1-1),另一台叫基准站(如图1-2)。基准站将同步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即流动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和改正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用户站与手簿通过蓝牙连接,数据都存储并显示在手簿上(如图1-3)。22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前言图1-3手簿目前动态测量采用两种作业模式:① 自由RTK。首先在某一起始点上静止地观测,以便

6、采用快速解算整周模糊数的方法实时地进行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后,流动的接收机在每一测站上,静止观测数历元,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地解算流动站的三维坐标。② 自动RTK。同样方法先完成初始化工作,然后,运动的接收机按预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进行观测,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地确定采样点的空间位置。对运动目标来说,可以在卫星观测点上,静止地观测数分钟,以便重新初始化,或者利用动态初始化(AROF)技术,重新初始化,而对于海上和空中的运动目标来说,则只有运用AROF技术,重新完成初始化工作。GPS-RTK技术测量特点GPS系统是目前

7、在导航定位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系统,他以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易操作等特点著称,比其他导航定位系统更具有优势。GPS-RTK技术测量特点:1)定位精度高22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前言在实时动态定位(RTK)中,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能满足各种工程测量的要求。其精度随着GPS定位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提高。1)实时定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可实时确定运动目标的三维位置和速度。2)观测时间短流动站初始化观测1-5min后,并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时间仅需几秒钟。3)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经典测量技术需要保持良好的

8、通视条件,而GPS测量只要求测站15°以上空间开阔,与卫星保持通视即可,既不需要观测站之间通视又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既可以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又可以使选点工作变的非常灵活。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