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谈历史课堂中的激趣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谈历史课堂中的激趣

ID:35671623

大小:1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谈历史课堂中的激趣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谈历史课堂中的激趣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谈历史课堂中的激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历史课堂中的激趣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 历史 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论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朝的王阳明也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可见,不管学习什么,只要怀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习历史当然也是这样,但是我们知道当前有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内容多难记不说,升学 考试 占的比重也不

2、如语数外大,不值得认真去学。显然学生持此态度,就会严重影响历史课的授课质量,消弱它应有的思想 教育 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本文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同学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谈谈在这方面的粗浅体会:        一、结合乡土史进行教学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都有着特殊的浓厚的感情。因此在讲课时,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适时插入一些涉及家乡的史事,不但能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增强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情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讲“禅让制”时,就把舜在我们濮阳经

3、商的传说补了进去。笔者告诉同学们说:“舜不但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而且还特别善于经商。他主要是在咱们濮阳一带经商,生意颇为兴隆。每年一到春天,特别是南风送爽之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富)吾民之财兮。’意思是说,春夏一到就可以消除我的烦恼,就可以增加我们的财富。可见当时我们濮阳的 经济 是何等繁荣。”        再如讲“澶渊之盟”时,笔者又对同学们补充了如下内容:“宋真宗在以寇准为首的广大军民的强烈要求下,勉强渡过黄河,进至澶州,就是现在咱们的濮阳县老城。

4、当宋真宗登上澶州北门城楼时,宋军士气大振,在寇准的亲自布置和指挥下,将士们奋勇杀敌,射死辽军主帅挞览,获得了全胜。辽方遣使讲和,当时宋真宗不顾寇准等人的反对,与辽国签定了屈辱的“澶渊之盟”。但宋真宗仍兴奋异常,在班师回京之时作了一首《赋契丹出境诗》,这首诗由寇准亲笔书写镌刻于石碑之上,这块碑叫“回銮碑”,也叫“契丹出境碑”,这块碑后来就立在咱们濮阳县城御井街北段。1978年河南省文化部门又拨款修补了碑文,还修建了古朴典雅的碑亭。有时间你们可以去看一看。” 笔者发现同学们在听这些内容时,一个个聚精会神,兴趣盎然

5、,自豪感、亲切感溢于言表。        二、和风俗习惯结合起来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都比较熟悉,课堂上如果能把历史知识同风俗习惯结合起来,不但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风俗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讲佛教的创立就可以和腊八节联系起来。相传乔达摩·悉达多是在十二月初八成道的,所以,以后每逢这一天各大寺院都诵经拜佛,用谷物加杂果煮粥供佛。后来逐渐成了民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煮腊八粥喝,庆祝一年来的辛勤劳动成果,并祈求来年有个好年景。        比如讲爱国诗

6、人屈原之死就可以和端午节联系起来。屈原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就用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表示对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        再如讲古罗马帝国就可以和公历二月份为什么只有28天联系起来。相传凯撒创立的历法规定一年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但这样算下来,一年不是365天,所以必须设法扣除一天。因为当时处决犯人都在二月份执行,认为二月份是不吉利的月份,在二月份扣除一天,不吉利的月份就少一天,于是二月就成了29天。后来屋大维为了显示他的尊贵,把生

7、他的八月份也改成了31天,二月份因为不吉利又被扣除了一天,这样二月份就成了28天。还有很多风俗习惯都可以和历史联系起来,这里就不再多举例了。  三、引用有关的对联        在 历史 课堂教学中,引用有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对联,不但能激起同学们强烈的爱憎感情,更能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讲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并在绝望中死去的内容时,笔者就引用了这样一幅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笔者对同学们说:“这幅对联好象不是对联,实则却是一幅妙联。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看‘千古’对‘万岁’

8、可以,‘袁世凯’对‘中华民国’呢?字数不对等,这说明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袁世凯为什么对不起中华民国呢?孙中山把总统的位置让给他,是希望他能继续维持共和,以无愧于人民。可袁世凯呢,却一心想着复辟帝制,这不是对不起中华民国吗?同学们听后“哦哦连声”,大有“来龙去脉原来如此”之叹。        例如讲《马关条约》签定时,日本的伊藤博文出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笔者这时设问:“同学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