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

ID:35688338

大小:961.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2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崇明岛    B.夏威夷岛C.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解析:第1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洋板块往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第

2、2题,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巨大的褶皱山脉,属于两个大陆板块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答案:1.C 2.C(2017·湖南益阳模拟)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P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3~4题。3.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A.背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山D.向斜成谷4.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30米B.45

3、米C.55米D.60米解析: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Y2、Y3比Y1、Y4岩石老,结合图可知岩层中间老两侧新,甲处为背斜;再结合等高线和河流可知甲处为谷地,综合可知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背斜成谷,选择A。第4题,从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Y2海拔高度为160~170米,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P平面海拔高度为135~145米,Y1海拔高度180米,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45米,选择B。答案:3.A 4.B5.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

4、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解析:由图b可知,地质剖面图是××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的规律,可知Ⅱ沉积岩层年龄大于Ⅰ;Ⅲ在Ⅰ、Ⅱ上面,且连续,是向斜东翼被侵蚀后地壳下降沉积形成的,形成的年代最晚。答案:B6.(2017·天津红桥区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甲、乙两山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解析: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

5、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B错误;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C错误;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D正确。故答案选D。答案:D(2017·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7~8题。7.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B.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C.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D.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8.关于图示地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地后

6、期以外力作用为主B.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D.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处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地质构造,从地形来看,该处比周围其他地区低,为谷地,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选B。第8题,从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来看,先是经过内力作用,岩层发生弯曲,后来随着挤压和拉伸的力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力,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构造,后来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A对;甲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错;乙处是相对下沉的岩块,为地堑,C错;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稳定性差,不宜修建隧道,

7、D错;故选A。答案:7.B 8.A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9题。9.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A.沿线风景优美,为方便游客观景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解析:从图中可知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为减小坡度,修路时多呈“之”字形。答案:D(2017·湖南郴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铁路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题。10.图中新建铁路线选线时主要考虑了(  )A.地形因素、城市分布B.河流分布、技术因素C.城市分布、技术因素D.城市分布、河流分布解析:从图中可以

8、看出与原有铁路相比连接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