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

ID:35693967

大小:119.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3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_第1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_第2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_第3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微专题突破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学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判断[核心精要]1.已知显隐性关系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1)所选亲本(一次杂交):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2)结果预测与结论①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显性个体,雄性个体全为隐性个体,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中均有显性和隐性个体或全为显性个体,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显隐性关系未知,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1)方法(一代杂交)正交与反交,所选亲本必须是纯合子。(2)结果预测与结论:①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是一致的,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已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判断基因

2、的显隐性关系(1)基因在常染色体上①两种方法。a.自交。b.杂交(取足够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②结果预测与结论。a.自交的结果: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表现型为显性;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无法判断。b.杂交的结果: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后代的性状为显性;若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数量较多的个体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①方法:取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②结果预测与结论。a.若后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则亲本中雌性个体的表现型为显性。b.若后代中雌、雄个体中均为两种性状,则亲本中雌性个体的表现型为显性。c.若后代中雌性个体为一种表现型,雄性个体为另一种表现型

3、,则亲本中的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为显性。1.已知控制果蝇某性状(完全显性)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为了依据性状分析其具体位置,下图方案可行的是(  )C [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所以显性纯合个体与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无法判断,A错误;显性纯合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无法判断,B错误;隐性个体与杂合子杂交,后代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1∶1。如果没有性别差异,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有性别差异,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正确;隐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无法判断,D错误。]2.某种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性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

4、基因(B、b)控制羽毛的黑色和白色,黑色对白色为显性,雌性和雄性中均有白色和黑色个体。现用白色的雄性个体与黑色的雌性个体交配,子代中雄性全部为黑色个体,雌性全部为白色个体。已知该生物的性染色体如图所示,则该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图示中的什么区段(  )【导学号:01632093】A.Ⅰ    B.Ⅱ1C.Ⅱ2D.Ⅰ或Ⅱ1D [假定该对等位基因位于Ⅰ或Ⅱ1或Ⅱ2段,然后写出相应的亲本的基因型,再分析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与题意相符,如相符即得出结论。]3.鸟类性别由性染色体Z和W决定。鸟类的年龄很小时,很难确定幼鸟的性别,但是在进行商业生产时确定幼鸟的性别很重要。利用遗传标志物,通过杂交,能使不

5、同性别的幼鸟产生不同表现型。遗传标志物应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选择哪种杂交类型才会使杂交后代的雌鸟和雄鸟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A.位于Z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B.位于W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C.位于Z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D.位于W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C [鸟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故雌鸟为ZW,雄鸟为ZZ。要利用遗传标志物,且通过杂交确定幼鸟的性别,遗传标志物应位于Z染色体上。杂交亲本应选显性表现型的雌鸟(只带一个显性基因)和隐性表现型的雄鸟(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中,隐性个体全是雌鸟,

6、显性个体全是雄鸟。]4.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如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没有等位基因。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B.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病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C.雄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D.位于Ⅰ片段上的基因,因为在X、Y染色体上都含有,所以与常染色体类似,杂交组合的雌雄后代性状表现上没有差异D [大麻的性染色

7、体为X和Y,说明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A项正确;Ⅱ2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其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属于伴Y遗传,而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说明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病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B项正确;雄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Ⅰ片段,C项正确;Ⅰ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位于Ⅰ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都含有,与常染色体类似,但杂交组合的雌雄后代的性状表现不一定完全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