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

ID:35696784

大小:94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13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_第1页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_第2页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_第3页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_第4页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Ⅰ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石狮一中学李家远【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介绍了自然环境的几个要素—大气、水、地貌。揭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本章的理论性较强,教学时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内涵和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使学生建立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学好本节的关键。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之后,又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能把地理要素彼此割裂开来,而应充分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统筹考虑,避免不合理的利用给生态带来不良的后果。【学生分析】学生

3、通过前面的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学习已经对地理环境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对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事例(如流域的综合治理)来帮助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2探究活动,地理环境整体性。

4、3利用景观图片和多媒体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难点】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

5、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答: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地理环境是由许多地理要素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下面请看“泉州自然风光”图片。牛姆林同学们欣赏了牛姆林自然风光,请思考一下图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五个地理要素。)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

6、地在空间上的汇集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今天就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示课题】请同学们看P92页的阅读材料。--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这五个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3阅读材料“生物循环”,出示图1生物循环,思考以下问题:图中

7、地理环境要素物质怎样迁移,能量怎样交换?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板书】1、生物循环概念【学生看示意图分组讨论、回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能量也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8、)【师生互动】下面同学们动手画一幅有太阳光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学生分组边讨论边画,教师巡视参与,最后教师点评,并出示下图。)--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学生读图小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