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

ID:35736598

大小:807.7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5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课件课时提升作业十三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1960年以来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与同期平均年降水量距平变化图,回答1、2题。1.由此可知,近60年来西藏气候变化趋势为(  )A.温湿B.冷干C.冷湿D.温干2.由此推断,西藏地区(  )A.年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B.冰川融水增大,湿地面积扩大C.可耕地面积增加,利于农牧业生产D.高原寒带与亚寒带界线向东、南移动【解析】1选A,2选C。第1题,图中显示,近60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与平均年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第2题,西藏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高原雪线上升,冰川萎缩;地面水体蒸发加剧,湿地减少;高原寒带与亚寒带界线向西、北移动。

2、由于温带范围扩大,降水增多,使可耕地面积在逐年增加,也将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畜牧业发展。  (2018·衡阳模拟)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完成3、4题。导学号086201213.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4.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C.地形和季风环

3、流D.纬度和地形【解析】3选A,4选D。第3题,气温降低,则适宜小麦生长区域整体向低纬移动;雪线下降;北美1月0℃等温线南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全球变冷则其范围缩小,即种植范围缩小。第4题,R处等值线和纬线大致平行,Q处等值线基本沿青藏高原东缘延伸,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纬度和地形。【加固训练】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1)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

4、升高约2.1℃D.波动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1)选D,(2)选C。第(1)题。从图中曲线走向来看安徽省1962~2007年年平均气温总体趋势呈波动上升,故选D。第(2)题,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增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事件都在增多,安徽也不例外,故选C。5.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

5、30年气温变化图(单位:℃)。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哪一纬度地区?(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4)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第(4)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答案:(1)近30

6、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①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②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度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③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频次、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巧记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对于引起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人类无法进行治理,主要针对人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

7、治:(1)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种草;保护现存植被;采用固碳技术。 (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3)适应气候变化。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读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植被变化表,完成1、2题。分期植被分期植被初期以松、蒿、菊为主的疏林草原中期后以栎等阔叶树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