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

ID:35756339

大小:1.6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6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1~2题。1.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B.全球气候变暖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2.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2、  )①减少工业、农业废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就是一片富营养化的水域,与周边地区排入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第2题,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措施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据悉,到2016年6月1日,“限塑令”已实施8周年,但塑料袋依旧泛滥成灾。结合材料及图,回答3~4题。3.下列生产、生活垃圾,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3、 )①废报纸②除雪用的盐③废旧农用薄膜④废旧电池⑤丢弃的塑料膜(袋)⑥一次性塑料餐具⑦洗涤后排放的白色泡沫水A.①③⑤B.③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⑦4.新型快餐盒以各种谷物秸秆为原料做成,用过后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与传统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使用新型快餐盒突出的优点是(  )A.新型快餐盒容量更大B.减少了白色污染C.不利于农业的发展D.新型快餐盒更加美观答案 3.B 4.B解析 第3题,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城市中主要是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农村中主要是废旧农用薄膜。第

4、4题,使用新型快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右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C.网吧和体育场D.学校和锯木场6.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盛行风的影响B.绿化带的作用C.河流的影响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城市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图中M

5、处是点状污染源,可能是工业生产、建筑施工或社会活动造成的;N处是线状污染源,主要是交通运输造成的。第6题,图中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最有可能是绿化带的作用,因为绿化带可以减弱噪声。TSP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它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同时又是其他污染物的载体。读“某地两日TSP浓度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其中有一天是雨天),完成7~8题。7.关于TSP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相一致B.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完全相反C.TSP

6、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有两个高峰值D.气温越高,TSP的浓度值也越高8.关于TSP浓度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午时TSP浓度较低的原因是此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大减少B.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高C.天气对TSP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影响不是很大D.当近地面形成逆温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值就较低答案 7.C 8.C解析 第7题,对比两图中的TSP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8题,中午TSP浓度较低的原因为气温升高,大气对流旺盛;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低,因为降水使得TSP的数量减少;当地面形成逆温时,大

7、气颗粒物不易扩散,浓度会升高;天气对TSP浓度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A.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B.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C.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D.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10.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减轻了淡水变咸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C.减轻海洋污染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答案 9.D 10.B解析 第9题,仔细读

8、取图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面下沉,对于沿海地区而言,会导致海水入侵;温室效应的表现就是全球变暖;沿海地区海水净化能力减弱,污染排放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海洋污染。第10题,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会减轻淡水变咸,使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提高,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侵蚀后退。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