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

ID:35764081

大小:2.2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_第1页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_第2页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_第3页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_第4页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点 拨(一)教材第24页“探索”主要手段是借助摇晃盒子,根据盒子内物体与盒子之间碰撞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情况,对地球内部进行研究的。(二)教材第24页“学习指南”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地壳(earth'score)六个圈层,其中前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外部圈层(exteriorcircle),后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内部圈层(interiorcircle)。详见教材第24页至第25页。(三

2、)教材第29页“思考”“生物圈2号”实验的意义在于模拟类似于地球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但是在现有科技水平条件下还无法实现。(四)教材第29页“复习题”1.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幔的物质组成与地壳相似,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2.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氩等。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单一。高

3、层大气密度非常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3.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和矿物水等组成的,其中以海洋水为主;地表水包括河、湖、冰川水和海洋水等。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渗透在整个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部和地壳上层,总计约30千米,但其最活跃的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和水面以下200米范围内。[学业达标]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题。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表面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

4、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解析: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答案:D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在莫霍界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即可回答。答案:D3.地球内部的下列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B.地幔C.内

5、核D.外核解析: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为2800多千米,地核(内核+外核)厚度为3400千米,其中外核厚度约为2000千米左右。答案:B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5.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的是(  )A.图中C层B.图中G层C.软流层D.下地幔解析: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

6、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答案:4.C 5.C读下图,完成6~7题。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解析:该景

7、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答案:6.B 7.B8.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是________。(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解析: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平均厚度33

8、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