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ID:35764191

大小:736.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7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_第1页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_第2页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_第3页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同步练习湘教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循环(答题时间:20分钟)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A.降水、蒸发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蒸发、降水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2.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影响C.人类活动只对水的社会循环产生影响D.人类活动只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影响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3~4题。*3.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2、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4.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读下图,完成5~6题。5.若上图表示某一尺度的水循环示意图,则该尺度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B.海陆间大循环C.海上内循环D.海—气间

3、的水循环6.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提供水汽最多的海域在(  )A.低纬B.中纬C.高纬D.全球海域没有差别7.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8.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    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和    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目前,人类

4、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    环节。人类可以通过    、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9.实验原理分析。步骤一:如上图所示,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观测结果: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

5、变湿。(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2)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换。(3)对于沙子而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4)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水土流失景观的形成过程,填入字母完成下表:**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见下图)。材料二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时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以上,

6、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洞里萨河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材料三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的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39000平方千米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1)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1.A解析:根据箭头的指向可知,①为降水,②为蒸发。2.B解析:人类活动对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都产生影响,社会循环依

7、赖于自然循环,并对自然循环产生影响。3.B解析:题中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能够缓解城市的缺水状况,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这种模式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涝灾不多见;缺水地区水生态环境较差。4.A解析:右图显示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下渗。5.C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海洋表面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属于海上内循环。6.A解析:低纬海域热量充足,蒸发量大,为大气提供水汽多。7.B解析:海陆间循环能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8.(1)海陆间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8、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2)水 水能 流水沉积作用(3)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解析:本题利用水循环环节并结合景观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考查河流对城市布局、发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