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

ID:35764662

大小:233.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提升(一)1.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的争论,从秦汉到明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宋代以前辩论焦点,主要围绕着两者的优劣比较。如魏晋时陆机(西晋文学家)认为分封“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而认为郡县下,一处有乱则天下大乱。唐朝争论则一边倒,皆主郡县制。如柳宗元:“有叛国无叛郡”“有叛将无叛州”等。(2)宋元时期,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必须根据客观环境来决定选用哪一种制度。李纲(抗金名臣)提出两制应因地制宜选用其一……超脱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3)明代,有些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各有利弊,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不把分权和集权放到绝对对

2、立的两极。黄宗羲认为应兼采分封制与郡县制两者之长处,使其并存互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顾炎武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2.关于军机处与君主专制关系的争论观点一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李治亭《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通过分析军机处机构特点得出军机处设立使皇权加强的结论,如官员人数根据皇帝需要增减,军机大臣互不隶属,各自直接对皇帝负责;具有高度机密性,非有特召不得擅入,军机大臣必须与皇帝保持垂直联系,办公地点亦随皇帝行止而定;军机大臣地位虽高但无实权,实际上只是充当皇帝的侍从秘书;印信用毕随时缴还,分程序管理以防私自动用等。王超《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3、,2005年)比较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不同,指出议政王大臣会议对军国大政有一定决策权,军机大臣则仅供传述缮撰;并且认为军机处侵夺了内阁票拟批签的职权,甚至有权修改内阁票拟,政府实际重要政令的发出都在军机处而不是内阁,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大部分不经内阁,直接密封发给地方督抚,内阁已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军机处与清代其他机构关系的角度论述军机处设立对皇权的加强。观点二 军机处并非为了强化专制皇权而设立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职皇权——对传统说法之质疑,兼析奏折制之源起》(见《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对清史学界的“传统说法”,即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主要是为了通过削弱内阁以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以强化

4、专制皇权,以及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一个空前阶段”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清初内阁、奏折制等问题作了分析。该文认为军机处的出现具有较大的偶然性,雍正采取这项政治措施并非出于强化皇权的目的,而是为了处理西北军务;其次,雍正即位七、八年后,其统治已经非常稳固,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强化皇权;就权力分配体制而言,在军机处设立以前,专制皇权早已臻于登峰造极,最能保障皇帝独裁权威的许多制度、措施等均已相继推行。军机处的出现确实标志着清代君主独裁政体的完善,但它并非为了强化专制皇权而设立。史料史学研究——史料鉴别·研读·论证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

5、,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属于高考考查目标中“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范畴。正确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帮助。一、史料分类鉴别1.史料的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各种物件)与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2)按资料价值分: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②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

6、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等。2.鉴别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5)搜集更多的史料,利用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考题例证】(2013·浙江文综,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

7、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文献材料同样真实可信,A项错误;某些历史记载也是比较客观的,B项错误;多项历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通过考古也可形成定论,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答案 D二、研读论证史料1.捕捉时空要素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