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

ID:35782217

大小:41.8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17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_第1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_第2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_第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_第4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则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

2、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骧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

3、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

4、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因此,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也不是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

5、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可能将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B.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村落数量锐减、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C.保护村落、振兴乡村,是继承传统的需要,也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方向性指标。D.新时代代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机遇,因此,保护古村落,就不得不与时间赛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传统村落锐减为立论的前提,由此指向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6、中的社会问题。B.文章摆出传统村落锐减的现象后,阐述了村落的文化意义并就村落保护提出建议。C.文章分别引述《汉书》和《金翼》里的论述,意在强调村落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D.文章最后一段总收全文,指出乡村是人的精神归宿,惟乡村的成长能留住我们的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村落保护就可能得到广泛支持。B.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城乡关系重构过程中衍生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彻底的解决。C.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保留乡村风貌,注意乡村味道,否则就可能偏离发展目标。D.只有传统村落的变化不是衰败,而是成长,“记得住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7、”才能变成现实。(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体味麦浪鲍安顺写麦浪,不能不写麦浪的味道蓝天下的麦浪一波波地荡漾着。置身麦田仔细看,那麦穗,那麦芒,那一颗颗麦粒,都是金黄的。麦芒儿锋利,麦粒儿鼓胀,整个麦穗儿沉甸甸的,如一个乳香弥散的婴儿,惹人怜爱。清晨的麦田边,太阳在东方红彤彤的刚露脸。那灌浆了成熟的麦子,让一望无际的麦田充满了亢奋与激情。在亢奋中,我似乎闻到麦子的香味,而在那激情里,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