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ID:35783564

大小:76.3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18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1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2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3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纲考情专题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导必考加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3)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bbc1.已考角度(1)(2016·10月新高考·T28)《民报》与民主革命思潮(2)(2016·4月新高考·T9)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3)(2015·10月新高考·T7)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先后顺序(4)(2015·10月新高考

2、·T27)(加试)维新变法运动中,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2.预测角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2.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bbd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bc考点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等。《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3、。这些书籍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参考。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书中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二、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托古改制)。(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3)严复:1898年,翻译《天演论》出版。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的天演法则的支配。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2.影响:维新思想直接指导和动员了维新变法运动(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在民族危亡时刻,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2)维新思想是进步的——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

5、有启蒙意义。(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微点拨 康有为采用“儒表西里”“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托古改制”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灵活性、策略性和妥协性。三、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其出现的背景加试——(c)1.民主共和思想(1)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2)1894年兴中会誓词,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3)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判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同年,邹容发表

6、《革命军》。(4)1905年,同盟会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2.背景(1)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民族危机空前加剧。(3)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1.维新思想的四大特色(1)由技术到制度: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2)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

7、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4)救亡图存: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2.康梁维新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1)他们都旨在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2)他们都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减少阻力。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维新派是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变法。(3)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的贡献(1)政治上: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2)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

8、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1.(加试题)(2016·10月浙江选考)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