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

ID:35818514

大小:30.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1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人民版必修2我夯基我达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的是()A.余粮收集制B.工业国有化C.取消自由贸易D.普遍劳动义务制思路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要求农民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答案:A2.新经济政策实施后,长期遭到破坏的苏俄经济已基本恢复是在()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思路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答案:A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的成立是在()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思路解析: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答案:B4.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B.帝国主义武装干涉C.财力、物力严重缺乏D.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思路解析:1918年下半年,苏俄3/4的领土落入敌手,失去了主要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财力、物力严重缺乏。答案:C5.下列有关余粮收集制的表述,不正

3、确的是()A.实行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弊端B.为了解决最为迫切的粮食问题C.开始并不包括口粮、种子粮等D.后来扩大到肉类等各种农产品思路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等。故A项错误。答案:A6.(2006广东高考,21)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

4、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思路解析:“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

5、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苏共决议汇编》材料三: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使采取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进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又是以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进到共产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材料四: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这里就没有什么使无产阶级政权可怕的地方。——《论粮食税》请完成:(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

6、?依据材料三指出其实施的背景。(2)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3)有人认为由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综观上述措施的转变,它们体现了俄共(布)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原则?思路解析:第(1)(2)问中的“措施”可以依据材料一、二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回答,“背景”则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第(3)问属于观点判断类题目,既可以根据材料四中的“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等信息判断其观点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举措进行判

7、断;回答第(4)问时,需要根据所学的政治学原理去作答。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背景: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贫困。(2)措施:实行粮食税。原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3)观点:不正确。理由: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综合我发展8.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①均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均在工农业、商业、金融业等方面采取了措施④均在经济恢复方面

8、取得了显著效果A.①②③B.①②④----2----C.①③④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本题为比较型组合选择题,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在30年代的罗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