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ID:35895042

大小:47.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2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强化练2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下图是一幅简化版的《荀子讲学图》,如果按照当时场景,听荀子讲学的四个学生不可能对荀子提出的问题是(  )A.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为何我们要谈天?B.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是否是矛盾的?C.为何您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要把握礼?D.您认为君主受命于天,主要的依据何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荀子及其主要观点。结合所学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A项可能被提问,不符合题意;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

2、吉,应之以乱则凶”和“制天命而用之”,且表面上看两者的确有冲突之处,B项可能被提问,不符合题意;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虽然主张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C项可能被提问,不符合题意;君主受命于天的思想出自董仲舒,D项不可能被提问,故错误,符合题意。2.中华民族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下表所列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部分观点,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B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C老子提出“弱者道之用”“兼相

3、爱、交相利”“无为逍遥”D韩非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弱者道之用”“无为逍遥”是老子的观点和主张,但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主张,故选C项;A、B、D三项的观点与思想家都是一一对应的,故排除。3.(2018·浙江“9+1”高中联盟期中)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以下的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出韩非对“势”的重视的是(  )A.加强君主集权B.厉行赏罚C.法不阿贵D.事异则备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韩非的主要观点

4、。“势”即君主权威、力量,故A项正确;厉行赏罚为“术”的一种,故B项错误;法不阿贵为“术”的一种,故C项错误;事异则备变为韩非的历史观,故D项错误。4.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荀子B.孟子C.韩非D.墨子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故B项错误;韩非属法家代表,主张法、术、势相结合,故C项错

5、误;根据材料“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分析可知墨子主张“兼爱”,即无等差的爱,故D项正确。5.(2016·10浙江选考,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4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地位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与题目中“到东汉中期

6、”相矛盾,故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6.(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据此可知太学(  )A.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B.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C.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D.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太学的创建。依据材料可得出兴办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即其目的是为政府培养官僚后备力量,故D项正确。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科书,由五经博士负责教

7、授太学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不利于除儒家以外的先秦诸子学说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培养政治人才,B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建议,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故C项错误。7.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理”“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与理学有关,“仁义”指的是陆九

8、渊所说的“本心”,就是仁义之心,D项符合题意;孙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推崇儒学,A、B两项均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朱熹认为要用外在手段来明理,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8.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基于“心即理”的认识,提出为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心的体认、省察去“剥落心蔽”,“发明本心”。这一人物生活在(  )A.北宋B.南宋C.明代D.清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发明本心”“心即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南宋陆九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