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

ID:35899322

大小:3.6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2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运用列表法,比较传统与近现代中国人民的衣、食、住、习俗方面的变化,掌握其变化的特征。2.联系政治史的内容,把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和时代背景相联系,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3.以教材中的插图为依托,联系身边改革开放以来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理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这一论断。知识点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1)衣①“洋布”“洋装”渐

2、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4)社会风俗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知识点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20世纪50~70年代(1)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总体水平较低。(2)

3、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13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2)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饮食多样化。(3)住:城市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农民纷纷兴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4)社会风尚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生活质量水平。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误区警示】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传统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名

4、师点拨】我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历史纵横】(教材第65页)本段文字阐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处在近代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逐步近代化。【历史纵横】(教材第66页)本段文字阐述了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服装样式。这一时期,我国的服装样式较为单一,反映出我国这一时期的服饰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图解历史】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主题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史料探究]1.原因史料13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

5、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①!……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②!闭关自守③,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④,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注:①“行不通”反映了近代婚俗的变化。②指的是西方的民主思想的传播。③④指继续原先“父母之命”的旧婚俗。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我国近代婚俗的变化及原因。提示 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原因: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婚姻自由成为新风尚。2.特点史料注:由图片中人物的长袍马褂、西装、旗袍得出近代服饰的特点和趋势。思考 

6、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服饰有何特色?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趋势和主要特点有哪些?提示 特色:既有非常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非常现代的西装革履,更有中西合璧的旗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趋势:走向西化;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走向近代化。主要特点:中西合璧、新旧并存(土洋并存),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3.影响史料 缠足是妇女的一部血泪史。清朝末年,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兴起了种种变革。随着变革的开展,社会逐渐意识到妇女的地位,为此,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的反缠足运动,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它对妇女解放①,提高妇女地位有重要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②。—

7、—朱升芹《近代妇女反缠足运动》注:①有利于妇女解放。②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思考 依据史料说明废止缠足的影响。提示 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有利于妇女身心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史论形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31.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2)政府政策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清政府、民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3)西方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