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

ID:35899349

大小:1.0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1.通过比较、归纳、概括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2.注意区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经济开发区等概念。3.注意理解“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知识点一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过

2、程(1)经济特区①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②概况: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③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④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4)开放浦东:1992年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

3、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4.意义(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2(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过程(1)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会议。(2)1986年7月,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3.影响(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3)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图示巧记]对外开放[数字巧记

4、]对外开放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特征:“渐进性”。两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图示巧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12主题 对外开放的原因和意义[史料探究]1.对外开放的背景史料 “十年动乱”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①。注:①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次工作重心

5、的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答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原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对外开放的格局史料 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注:注意地图上的图例,然后结合对外开放的过程分析。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由图所示经济特区有哪几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 问题: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格局:我国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西部全方位、多

6、层次的新格局。123.对外开放的影响史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注:注意分析数据图上随着年代的变化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呈上升趋势;整体上看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即整体上处于贸易顺差。[史论形成]对外开放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上“闭关锁国”经验教训的结果。(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4)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

7、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政治上:加强与友好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