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

ID:35937799

大小:1.05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9-04-26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_第1页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_第2页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_第3页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_第4页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染物扩散计算模式汇总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大气稳定度分级常用的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有帕斯奎尔(Pasquill)法和国标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方法。这里介绍的是中国现有法规中推荐的修订帕斯奎尔分类法(简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它们分别表示为A、B、C、D、E、F。确定等级时首先计算出太阳高度角按表B1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B2查找稳定等级。注:云量(全天空十分制)观测规则与现国家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注:地面风速(m/s)系指距地面10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资料,

2、其观测规则与国家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太阳高度角ho使用下式计算:.....................(B1)式中:ho----太阳高度角,deg;----当地纬度,deg.;λ----当地经度;deg;t----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σ----太阳倾角,deg,可按下式计算:式中:θo----360dn/365,deg;dn----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4。1.1.1.1地形对烟羽的影响此前的扩散模式都假设地面是完全平整的(烟囱底部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其高程为0),因此在扩散过程

3、中烟羽的中心线可保持水平不变。但如果在预测点(x,y,z)处,地面有一定的高程hT(0z),则在对(x,y,z)式应用以上模式时,应对有效烟羽高度进行一些修正。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假定烟羽路径始终与起伏的地形保持平行,或者假设烟羽轴线保持固定的海拔高度,并与高于烟羽的地形相交,都是不正确的,实际情况应该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具体的修正方法如下。(1)中性和不稳定天气条件令:hT为凸出的地形高度;He为烟轴高度(即有效高度);T为烟轴高度修正系数(或地形系数),修正后的烟囱有效高度应该是THeoT则应按下式取值:(2)稳定天气条件(D-E、E

4、、F)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当烟羽逼近孤立山体时,烟羽以临界高度Hc为界分成两部分,临界高度以上的烟羽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而临界高度以下的烟羽,只能被迫绕着山体过去。临界高度Hc可由下式确定:Hc=Hm--u[θ/(gdθ/dz)]1/2式中Hm----孤立山体高度,m;Hc----临界高度,m;θ----z高度处大气位温,K;dθ/dz----z高度处位温梯度,K/m;u----平均风速,m/s;g----重力加速度,m/s2。例如,θ=300K,dθ/dz=0.01K/m,u=2m/s,Hm=200m;则Hc=Hm标准文档实用文案-111=

5、89m,烟囱有效高度大于89m时,烟羽将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对于山体高度Hm已定的情况,大气越稳定,则Hc越小。所以一般只需计算在F稳定度下的Hc,如果烟羽有效高度He>Hc(F),则可认为烟羽能够爬越山体。标准文档实用文案1.1点源扩散模式1.1.1持续排放源1.1.1.1有风模式(U10≥1.5m/s)1.自由空间中的连续点源实际上绝大多数污染源都是连续的,对于连续排放源,可理解为在时间上依次连续释放无穷多个烟团。因此,连续排放源的扩散模式可以通过将瞬时单烟团模式对to从—∞到t积分后求得。以烟团初始空间坐标为原点,下风方为x轴,烟羽轴

6、线与x轴一直保持重合,都是x的函数,将对to的积分变换为对(x—uT)/σx的积分,可得最基本的烟羽扩散模式:适用条件为:自由空间;风速要比较大(u10≥1.5m/s);当大气不稳定状态时,可能带来一定的误差。2.地面反射用像源法,假想地平线为一镜面,在其下方有一与真实源完全对称的虚源,则这两个源叠加后的效果和真实源考虑到地面反射的结果是等价的。以烟囱地面位置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在考虑到地面反射后,污染源下风方任一点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污染物浓度C(x,y,z)由下式给出:标准文档实用文案z=0时的地面浓度C(x,y,0),可简化为;下风方

7、X轴线上(y=0)的地面浓度C(x,0,0)为:对于较低的排放源(例如He<50m,具体限值由地面粗糙度、混合层高度等因素决定),一般可直接应以上式子计算。3.混合层反射对于高架源,当超过一定的下风距离时,需对烟羽在混合层顶的反射进行修正。同考虑地面反射类似,用像源法修正后,污染源下风方任一点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污染物浓度C(x,y,z)可表示为:式中h——混合层高度;k——反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4.侧面反射详见狭长山谷扩散模式。标准文档实用文案1.1.1.1小风静风模式(U10<1.5m/s)小风静风时,污染物地面浓度C(

8、x,y,0)可用下式计算:式中η和G按下式计算:,,和分别是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σy=σz=T,σz=T),T为扩散时间(s),和的定值见HJT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