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

ID:35939651

大小:5.5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4-26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_第1页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_第2页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_第3页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_第4页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一、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  (一)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以翰林院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累官太子少师,所以又称“柳少师”。为人秉性刚直,从小工诗文,擅长篆、草、真,行,而对楷书致力尤深,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随后遍习隋唐以来楷法,所以他的作品,既具有魏晋人的风貌和隋龙藏寺碑的瘦劲,又更多地吸取了初唐以来各家之长。由于他受到盛唐时期的颜书孕育,所有

2、转折钩挑以及撇捺等笔调,又大量地变用了颜法。柳公权博采群美而融冶一炉,写出了结体疏朗,神气清健,方圆兼使,法度森严而又富于变化的书体,与颜真卿同为有唐以来善于创新的一代宗匠。同时,也正因为柳书有运古生新,遒媚兼备而平易近人的特点,所以也与颜书一样,同为实用价值较高的书体,影响后世极大,至今不衰。特别在唐人楷书中,柳公权和颜真卿都好以大楷书写碑文,字体既能展写为榜书,又能缩写为中、小楷书。所以柳体历来就风靡各地,甚至传播到日本等国。在我国一向被选用为初学楷书的范本,以此作为端正字形,练习楷书基本功

3、的比较容易入门的好教材。(二)柳字流传下来的大字碑版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种;1、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达法师建立的,由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时年六十三岁。全碑文共一千二百余字,原石现存西安碑林。千余年来,虽历经传拓,字画仍清晰完好。此碑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乃此碑之最大特色,是柳书的代表之作。明代大书画家兼鉴定家董其昌评论柳书说;“余于虞褚颜欧皆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

4、军也。”意思是如学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法入手,乃是捷径。这从柳书《玄秘塔碑》的字迹来看,可以观察其内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浅出之妙,也足以说明董的评论是经过实践考证的。2、神策军碑神策军原是唐制边防军队,后驻军禁中,便成为皇帝的卫队了,分左右神策两军。此碑建立于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是柳公权在六十五岁时书写的。内容记载唐武宗李瀍巡幸左神策军的事。由于碑置左神策军驻地,驻军禁地,不准摹拓,所以对外流传很少,因此碑文字口没有受到捶拓损伤,锋鋩棱角,俨然如新。其书法结体严峻,除多出欧法外

5、,并以斩钉截铁之笔,游刃于颜法势雄力厚之中,刚柔相济,骨肉停匀,是高度概括了前人楷法的珍品。世人评述此碑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确实,在柳书大字碑版中,《神策军碑》是继《玄秘塔碑》之后,另以雄胜面貌出现的又一精心杰作。现存拓本,据记载,为五代或宋初时所拓,是仅存而稀有之迹。特别是此碑由于勒刻精良,所拓字迹,神完气足,几与真迹无甚差别,诚是难能可贵。二、柳字的用笔特征执笔在指,运笔在腕;书写纸上,形成点画,积点画而后成字体。因此字体的形态表现如何,关键在于点画的用笔如何。举凡点

6、画的起止长短,方圆肥瘦,偃仰向背,正直弧斜,轻重徐疾,虚实映带以及转折顿挫,藏锋露锋等等用笔问题,也就关系到字体形态的表现问题。各家字体在用笔上都有它一定的讲究和方法,从而就形成了他的一定特征。所以初学临摹的人,必须首先抓住这些带有关键性的特征,才容易把字临摹得相似或近似。关于柳字的用笔特征,应掌握如下几点:1、由于颜书以丰筋胜,柳书以骨力胜,世人皆以“颜筋柳骨”并称。同时也正因为此,一般初学柳字的人,往往过分偏重于骨力的一面,而忽略了柳书于劲健之外,尚富有丰腴妍润的一面,而将柳字临写得过分枯瘦

7、,这一点必须加以留意。2、柳体字用笔是“方笔”和“圆笔”并用的,“方笔”指在起笔和收笔处笔画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并不是指什么角度正好九十度。用笔方法,主要是逆锋起笔,如写横画,在逆锋向左上角起笔后,就要向下落笔(这叫做欲横先竖),再转锋向右行笔;收笔时用“回锋收笔”。如写竖画,在逆锋向左上角起笔后,就要向右横落笔(叫做欲竖先横),再转锋向下力行。如写撇,欲左下先右上(柳字在撇画或竖画,每多强调用“方笔”,所以在起笔时,时常出现用二次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多一个棱角)。如写捺,欲右下先左上,这些都称

8、为“逆锋”笔法。在行笔时用铺毫,笔画尽处,每用顿笔。这样用笔,就叫“方笔”,方笔点画,厚重遒劲。圆笔指写出的点画呈圆形,圆笔在起笔后用裹锋,不使笔锋分散开。行笔不折不顿,写到尽处,一住即收,无有折锋痕迹。这样用笔,称为“圆笔”。柳体圆笔点画,格外显得丰润而圆浑。3、横画起笔方整,全用折锋起笔,从长短看,有短横长横之分,短横体态粗壮,所以按笔较重,长横伸左取势,中段稍瘦,所以行笔至中段时,须稍提锋。柳体长横在顶盖、中腰或底托部位时,都比一般为长,有时还长得比较突出。横画笔势,虽向右上取微含耸肩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