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村居教案.doc

教案村居教案.doc

ID:35983317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教案村居教案.doc_第1页
教案村居教案.doc_第2页
教案村居教案.doc_第3页
教案村居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案村居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出示:居,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出示:村居,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幻灯1)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清平乐.村居》,请生读课题,师说:这里的清平乐是?对,词牌名表示一种节奏,一种情境。二、诵读诗词1、指名读。我们请一名同学来读读这首诗。(幻灯2)2、强调读音“蓬”(押韵)、“剥”3、再读:(指导朗读)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走——4、三读:a、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B、诗词是

2、讲究平仄的。平声要拉长,仄声要短促。我们一起来读读。(师生齐读)三、想象画面。师:不知不觉,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师相机指导背诵《锄禾》等小结:说得真好。绿水、青山、勤劳的人,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我们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再来读读这首词。放音乐,师生齐读。(幻灯3)四、深刻理解古诗1、研究“溪”A、站在不同的位置体会师: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用了三个“溪”字,重复吗?为什么?评:说得真好。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三个不同的地方,并不重复。诗人会在哪儿呢?还会在哪儿?诗人可能是诗中的人吗?(幻灯4)过渡:无论在哪里,作者也

3、成了画中的景,真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B、诵读古诗:让我们跟着音乐,齐读古诗,把诗中的人、景印在心里。2、感悟“醉”过渡:现在,谁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醉)师:“醉”字好啊,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幻灯5)A、“相媚好”什么意思?B、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对方的好?提示:我们再来夸一夸她们吧。出示: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幻灯6)(配乐《最浪漫的事》)C、是呀!“执子之

4、手,与子偕老”真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老到哪儿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我们来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D、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醉意,请女同学读读古诗。3、理解“卧”过渡:这白头偕老的翁媪让人羡慕,可作者最喜欢的是?对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什么意思?(比较哪个用得好,带进诗中)(幻灯7)过渡:对,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真惬意,我们送他一个词?(指名说)用诗中的一个词?4、趣解“无赖”:你有调皮的时

5、候吗?父母是怎么责备你的?过渡:看似责备,实则喜爱。所以说他是“无赖”。五、延伸1、主题探索过渡: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你羡慕吗?这个经历了二十多年沙场的辛弃疾,他也想过这种自由、和平的幸福生活。追求和平2、感悟幸福引导: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小结:茅屋虽小,我住觉宽。物质的富有怎抵得上精神的富有?诗人也希望住在这村子里的人、整个国家的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安居乐业3、机动:词牌风格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自由读小结:同是醉里,所处的地点不同,但是所想的是相同的,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醉在

6、村居”,这才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六、吟唱古诗放音乐(明月几时有),唱《清平乐·村居》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