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形成的过程.doc

文字形成的过程.doc

ID:35990003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文字形成的过程.doc_第1页
文字形成的过程.doc_第2页
文字形成的过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字形成的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文字定义问题上,语言文字学者分狭义和广义两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大致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文字」一语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把后者称为文字体系。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文字也不例外。以别的语言的文字为依傍,有时能为一种语言很快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字来。但是对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我们把还不能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称为「原始文字」。在文字产生之前,人

2、们早已在用实物、图画或符号记事表意了,而且所用的各种方法跟古汉字这类早期文字的造字原则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从技术上看,文字产生的条件出现得相当早。可是文字产生的社会条件却出现得比较晚。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发展到使人们感到必须用记录语言的办法来记事和传递信息之前,文字是不会产生的。只有用符号(包括图形)记录成句语言中的词的认真尝试,才是文字形成过程开始的真正标志。当一个社会发展到需要记录语言的时候,如果有关条件都已具备,文字就会出现。1、表意字按照一般的想法,最先造出来的字应该是最典型的象形字,如象人形的「人」字、象鹿形的「鹿」字等。因为这一类字显然最容易造。但是实际情况恐怕

3、并不是这样的。跟这类字相比,图画的表意能力不见得有多大逊色。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曾经引原始岩窟艺术里入射鹿的图画,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大概是长期混在一起使用的。对人、鹿等物和射这类具体动作的象形符号来说,文字和图画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在原始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已经在用抽象的几何图形和象征等此较曲折的手法表意了。。(: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说:「真正的文字,要到象意文字发生才算成功的」(90页),已经点出了我们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唐先生所说的象意文字不包括那些最典型的象形字如「人」、「鹿」之类。)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的字,包括

4、前面讲过的「鹿」、「射」、「三」、「大」各类字,我们都称为表意字。显然,语言里有很多词是很难或完全不可能给它们造表意字的。上面指出过的那些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表示其意义的词,其中的大多数,即使采用象征等比较曲折的表意手法,也仍然无法为它们造出合适的文字来。2、记号字在原始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使用过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把这种符号用作所有权的标记,或是用来表示数量或其它意义。在文字形成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通常是会有少量流行的记号被吸收成为文字符号的。。事实上,无论哪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在形成过程中都极少造记号字。记号字的局限性比表意字还要大得多。3、

5、表音字: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采用表音的方法。这就是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音符),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这样,那些难以为它们造表意字的词,就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了。这种记录语言的方法,在我国传统文字学上称为假借。用这种方法去为词配备的字,就是假借字。由于传统文字学的影响,不少人觉得假借的道理很深奥。这是一种错觉。?我国民间歇后语和谜语中所用的谐音原则,就是假借所依据的原则。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句歇后语,就是由于「舅」、「旧」同音而借「舅」为「旧」的。跟图画有明确界线的表意字的产生,有助

6、于使那些本来跟图画分不出明确界线的象形符号,逐渐跟图画区分开来,成为真正的文字符号。假借方法也能起这样的作用。那些性质还不明确的象形符号,如果经常跟假借字放在一起使用,或是被假借来记录跟它们所象的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就会较快地成为真正的文字符号。裘先生说过,「用符号记录成句语言中的词的认真尝试」是文字形成过程开始的真正标志。根据以上的讨论,可以进一步说,跟图画有明确界线的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假借方法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对找不到合适的单个假借字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可以假借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记录它。4、形声字假借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记

7、录语言的能力。但是假借字多起来以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被假借的字本身有自己所代表的词,同时又被假借来记录同音或音近的词,而且假借它的词可以有好几个,因此阅读文字的人往往难以断定某一个字在某一具体场合究竟代表哪一个词。为了克服假借所引起的字义混淆现象,人们把有些表意字或表意符号(以下简称意符)用作指示字义的符号,加注在假借字上。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有时显然是为了区别由于一形多用或其它原因而有两种以上读音的字形的不同用法。形声字起初都是通过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定符或音符而产生的,后来人们还直接用定符和音符组成新的形声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